剋裏斯蒂安·麥茨,1931年生於法國,1953年獲德國文學文學士,從1966年開始在法國高等社會科學院任教,1971年獲語言學博士學位。羅蘭·巴特的學生。在巴黎大學講授過剋拉考爾的電影理論。後來為巴黎三大影視研究所教授。麥茨是充滿理想主義和理性主義的迄今為止最深刻的電影理論傢。
本書由四部分組成,是世界著名電影理論傢剋裏斯蒂安·麥茨的理論集,他以弗洛伊德和拉康的精神分析學原理和模式為依據,結閤電影符號學,全麵解釋瞭電影機製主體觀看過程和主體創作過程的心理學,是第二符號學誕生的標誌,也是精神分析學電影理論的代錶作。他的電影符號學已被公認達到瞭世界電影理論的顛峰。
一时冲动在卓越网上买下了这本书,后来看了才发现以自己现在的功力要想看懂这本书还真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电影虽然充满着无穷无尽的魅力,但要真的研究起来,可比看电影痛苦多了。所以这本书现在还是放在书柜里,不敢轻易翻阅,o(∩_∩)o...,还是再锻炼一下自己再看好了。
評分在当当上看到是王志敏翻译的,差点一时冲动要买下来,算是对这位比较欣赏的老师的支持,看了一些选段,发现完全不知所云,就忍住了。 这两天要帮别人完成篇论文,关于精神分析与电影的,借了这本书来参考,这才有机会一睹真面目。 不知是原著本来就很晦涩,还是翻译的问题,这...
評分读过英文版,不过没看完,因为急着写论文用,现在回头来看中文版,感觉翻译上有点问题,可能是我自己看的时候并未斟酌每一句要怎么翻译所以也不够严谨吧。 至于麦茨的理论本身,我感觉受到拉康的局限,细致化的表面之下更多的东西难以挖掘到。 第二电影符号学本身就是一个映...
評分翻译糟透了,但是可以想见原本大概也是走的言语晦涩的路子。其实倒也谈不上晦涩,只是感觉作者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写的什么啦(——叔本华如是说)。不过里面的核心的概念还是很有趣的,即:电影作为一种语言,影像也并非是影像那么直白、简单。在影像的下面,是一层又一层的文化...
評分事实上我还没有看此书,可是书名多么牛啊,我热爱精神分析,我热爱弗洛伊德,荣格,我更热爱电影。而且书的封面是多么意境悠远啊。着实体现了法国所代表的艺术与优雅。
開始讀的時候我還是比較懷疑我的學術智商的,但讀到最後的翻譯索引時,我稍微釋然瞭一點點。
评分: J90-05/5441
评分窺視與露陰的快感,鏡像與自戀
评分因為拉康的文章很晦澀,影響到麥茨瞭
评分反正我是看不懂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