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曆史 嚴耕望 史學理論 治史三書 史學 曆史學 中國曆史 國學
发表于2025-02-22
怎樣學曆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這是一本談怎樣學習和研究曆史的懇切之作。
作者嚴耕望係錢穆弟子,為中國史學界的樸實楷模。
不騖聲華,埋頭治學,功夫紮實,成就卓著,乃真學者;
質樸真切,細緻周到,閱曆深厚,識見通達,為非常作。
不裝腔作勢,不故弄玄虛實,為和者四十年來潛心治學經驗之現身說法,所談的在在都是切身的甘苦,實在而具體,誠所謂金針度人也。
嚴耕望(1916-1996),號歸田,安徽桐城人。1940年畢業於武漢大學曆史係。曾任齊魯大學國學研究所、中央研究院曆史語言研究所及香港中文大學曆史係、中國文化研究所、新亞研究所研究員、教授。1970年當選颱灣“中央研究院”院士。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中古(秦漢—唐)政治製度及曆史地理。
不僅是怎樣學曆史,怎樣讀書做學問怎樣做人
評分很懇切的史學方法論著作 。
評分和《治史三書》內容是一樣的,是對自己治史經驗、心路的一個交代,有迴憶,有思考。最有幫助與啓示的就是他討論一些史學專題問題的部分,比如哲學與曆史關係之類。如果說史學分為考據與義理,嚴應該還是前者吧。翻過藍皮的那套上古《嚴耕望史學論文集》,沒看懂多少,想必他在先秦、史地領域一定花瞭超多時間與精力。這點在本書也有交代。感覺嚴字裏行間流露著低調、務實的特色,與真人照片的平凡氣質相符。他說治史不要盲求曆史哲學的警語,是值得迫於生活壓力而故弄玄虛者注意的。人的天賦不一,性情不一,嚴耕望是一個值得說道的人物。
評分中國史
評分嚴先生的甘苦之言。
专精与博通两个概念当为一般人所知,不必说,但尤着重”精“与”通“两字。专不一定能精,能精则一定有相当的专;博不一定能通,能通就一定有相当的博。治学要能专精,才能有成绩表现;为要专精,就必须有相当博通。各种学问都当如此,尤其治史。 ——摘一段
評分严耕望先生享誉史坛,是钱穆先生最看重的学生,也是胡适、杨联陞一致称许的史学大家,并被余英时誉之为中国史学界的朴实楷模。先生一生,论著辉煌,如《两汉刺史太守表》、《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唐仆尚丞郎表》、《唐史研究丛稿》、《唐代交通图考》等,规模宏大且...
評分——读《治史三书》 王成军 20110331 严耕望(1916-1996)先生生逢乱世,而潜心治学,体现了一个史家的坚韧。《治史三书》上两篇谈治史经验,后一篇述人生际遇。两相匹对,可窥见其一生治学得失的深刻思考。抛书沉思,可悟社会科学知识的增长。 史学是一门通观古今的学科,西...
評分涉及史学方法论的主要是前两篇——《治史经验谈》和《治史答问》。有很多很实在的经验,归纳笔记如下。在笔记的最后一部分,将略述读《钱穆宾四先生与我》的几点感受。 一、学科涉猎 既要专精,又要博通。博通既包括史学本身,又包括史学以外学科的旁通,尤其是各类社会科学。...
評分最近论文遇到瓶颈,难以继续,于是将严耕望先生《治史三书》重新浏览一过。 先生所言原则性基本方法有五点: 1.要专精,也要相当博通。 2.断代研究不要把时间限制得太短促。 3.集中心力和时间作面的研究,不要作孤立点的研究。建立自己的研究重心,不要跟风抢进。 4.要看书,...
怎樣學曆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