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書是作者近五年來對後現代的一些論題所作研究的成果結集。這些論題主要集中於身體、空間與後現代性三個大的方麵。作者以開闊的理論視野、精闢獨到的切入視角與細膩閃光的文字,對空間的生産性,對身體與性與政治的關係,等等,作瞭過程堪稱精彩、結論頗具啓發的論述,從而把中國學人對後現代哲學話語的闡釋、對後現代性的理解與提煉,提升到瞭一個自主的層麵。
汪民安,1969的生,湖北武漢人。著有《誰是羅蘭·巴特》、《福柯的界綫》、《現代性》等。策劃編輯《知識分子圖書館》叢書,與人共同主編《話語行動譯叢》、《思想譯叢》、《先鋒譯叢》等叢書,並主編叢刊《生産》。
实际上,购买之前对这本书的并没有什么兴趣。在翻看中,阅读道了街道的面孔,才让我有了购买的理由。的确,通过对街道的观察,解读,给予了我一个新险而又惊奇的文化启迪。我对他敏锐的感悟和精辟的分析有很深的印象。
評分从苏格拉底柏拉图灵魂与肉体的二元对立开始,对身体的贬低可谓旷日持久。 中世纪奥古斯丁改写柏拉图的绝对理念为上帝,对上帝的爱同样导致对世俗身体的弃绝。中世纪后期世俗渐起,但身体地位依旧较低。笛卡尔将心灵同身体分属不同区域,黑格尔抽象人的历史为意识和精神,马克思...
評分书中很多新奇的点很有启发性, 比如有关头发,有关街道…… 但是 这样而已,感觉没有更深的东西,不过瘾 不过还是值得推荐
評分关于“身体”的问题?身体,在西方,一直以来它都受到哲学家的重视,尤其是从尼采以来,到萨德、巴塔耶、巴特、德勒滋、福柯,再到波德里亚的“消费社会”,“身体”与政治有了很大的联系。随着后工业时代的来临,消费时代也随之到来,身体也变成了消费的一种商品,由此,欲望...
評分身体与空间,都市后现代性的自行车骑游 西方第一位建筑理论家维特鲁维认为,肚脐是人体的中心。 而在后现代性的哲学那里,肚脐则成为身体的界线,肚脐以上为天使,肚脐以下为魔鬼。 遮闭与开敞,人的理性与动物性分界于...
作者行文略微有些囉嗦啊,有些地方文藝腔挺嚴重的。書中有很多觀點給我啓發,隻可惜作者也隻是淺嘗輒止。給瞭綫索有瞭頭緒,就找原著看去吧。
评分做社會科學的,文史哲的底子一定要好啊……
评分對城市過度象徵化、符號化的詩意解讀也許構成理論對現實的真正疏離,不是每一座城市都能與本雅明筆下波德萊爾的所處瑕瑜互見。
评分老汪對理論的迷戀就如同一個少女對於初戀的那種純情的嚮往
评分1、身體的技術、身體轉嚮、空間生産的政治經濟學梳理很不錯,一篇一顆星 2、從身體政治角度切入旅行/公路片的文化研究,顯然福柯的微觀政治一脈更閤適 3、汪民安一定是尼采的腦殘粉,以及憑他在寫作中無法控製的激情,去搞點創作應該更閤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