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能成为书,不管大小,都需要一些不可少的特定条件。就这本小书来说,原始材料积累得很早,但是积累起来的材料究竟有多大价值,除了个人的不断精选和淘汰,一定需要同行直接和间接的甄别。很幸运,除了我敬重的向位老同事老前辈的指点和提携,我还有几位朋友喜欢讨论文字翻译中的各种问题。
书稿初步成型后,或者部分章节,或者全书,请我的几位朋友从不同角度阅读,得到了很有价值的反馈,比如尽量体现本书的特色,分析例子要精确到位,避开理论,突出实践,等等。于是,我根据他们的建议,又把积累的部分卡片重新分析,选出几十例,从新的角度增写了一些章节,使这本小书比过去显得更为厚实了。
回想当初买下此书的情景和想法,实在有点可笑。不就是因为其目录上列出的内容正是我想知道的吗?加上三联书店的名誉,简洁正式的封面,字体行距的整体感觉舒服,当下就认定值得一买。昨晚细看,看到一肚子火,才恍然,劣书就是劣书!不管其形象如何得体,其出版社如何老字号,...
评分作者是人民文学出版社资深编辑,他在书中提出的一个观点我深以为然:“资质高而水平低,水平可以提高很快;资质低水平又低,水平无论如何不可能提高太多。” 除资质问题外,态度也是翻译中的重要因素。从作者举的例子看,一些错译并非译者水平问题,而是态度不够端正,遇到稍...
评分回想当初买下此书的情景和想法,实在有点可笑。不就是因为其目录上列出的内容正是我想知道的吗?加上三联书店的名誉,简洁正式的封面,字体行距的整体感觉舒服,当下就认定值得一买。昨晚细看,看到一肚子火,才恍然,劣书就是劣书!不管其形象如何得体,其出版社如何老字号,...
评分书中进行翻译推敲的例句绝大部分来自文学著作,也许是由作者的工作经历和性质决定的——我也希望看到专长翻译科技、经管、人文社科等方面著作的高人的一些经验之谈,不知大家有没有推荐。 曾经也喜欢拿着英文原件和翻译件对着看。看每一句,就会先想想自己会怎么译,然后再比较...
评分回想当初买下此书的情景和想法,实在有点可笑。不就是因为其目录上列出的内容正是我想知道的吗?加上三联书店的名誉,简洁正式的封面,字体行距的整体感觉舒服,当下就认定值得一买。昨晚细看,看到一肚子火,才恍然,劣书就是劣书!不管其形象如何得体,其出版社如何老字号,...
书是值得一看的,但是作者给我的感觉就好像是“乌旗龙”给他的感觉一样,很不同意作者在这一点上的观点
评分有民国遗老的感觉~ 记住,这完全不是一本教科书~
评分不咋样。。。
评分很一般。不过可以看到一些出版行业的圈内故事。
评分里面写了些作者实实在在的翻译感悟,比较实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