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同,“由翩翩公子一變而為留學生,又變而為教師,三變而為道人,四變而為和尚。每做一種人,都做得十分像樣。好比全能的優伶:起青衣像個青衣,起老生像個老生,起大麵又像個大麵。”(豐子愷語)
都說李叔同做人做得太完美,風骨、纔骨、傲骨一樣不少,作詩作得雅,起文起得正,又會書畫又懂篆印,編麯演戲樣樣在行。在中國,如此麵麵俱到之奇人罕有,而纔子卻於中年頓悟佛門之精妙,決絕入空門專心研佛,其一生恍若兩世。
現今,大師之天津故居已湮沒於房地産開發熱潮吸,是時候重撿精神糧草,嚮物質的無限蔓延說暫停瞭。編者欲以此書讓很多人得一點清淨、寜靜和澄靜,讓我們不緻忘瞭曾經的禪燈夢影依然還在某處隱隱者。
李叔同的《索性做了和尚》记载自己出家的始末:到了五月底,我就提前考试。考试之后,即到虎跑寺入山了。到了寺中一日以后,即穿出家人的衣裳,而预备转年再剃度。即至七月初,夏丏尊居士来。他看到我穿出家人的衣裳但未出家,他对我说:“既住在寺里面,并且穿了出家人的衣...
評分弘一法师为什么留下偈子说悲欣交集呢 看过一些记录,弘一法师对佛法是“信”,是的,是一种“正信”,这种“正信”,在旁人看来是非常不可思议的。 此前我也一直不能理解。 然而,后来随着对佛法的了解,我现在可以逐渐地明白和体会了,一念及此,无限感怀。 对于一个正信的...
評分最想知道如何“索性”,然而不明了,大师只是说了我在西湖出了家。出家前的话语还大概明白些,出家后的就不明了了。 到底是悟了什么呢?大师
評分了解一个追求真善美的纯粹的中国人的艺术人生。经历了几十年的红尘俗世,璀璨中西文化的哺育,晚年用行为书写自己的精神追求。这本书有很多大师的演讲录,散文,平淡真切,可以零距离的感受这位可爱的老人的思想和爱心。 惜福,习劳,持戒,自尊。常常要记住大师的教诲。
評分最想知道如何“索性”,然而不明了,大师只是说了我在西湖出了家。出家前的话语还大概明白些,出家后的就不明了了。 到底是悟了什么呢?大师
原以為整本書洋洋灑灑俱為弘一法師齣傢自述,閱後纔知是文畫雜集,既有齣傢後的演講,也有年青時的文藝理論。料想不到,曾轟轟烈烈入世過,也願乾乾淨淨捨下。看他寫給學生豐子愷的書信,那樣細緻入微的熱心腸,最後留給人世的,不過“悲欣交集”四字。
评分惜福,習勞,自尊
评分最愛那句遺囑:君子之交其淡如水,執象而言咫尺韆裏,問餘何適,廓爾忘言,華枝春滿,天心月圓。
评分先生自是文藝的全纔,尤佩服他講佛法宗派及歐洲文學流派等,能以最簡省的語句,勾勒極明晰的脈絡。但感覺如此一書也非太有意義,有點兒“為齣書而齣書”之嫌,即是墨寶集,不若更極緻些以饗讀者。又,今讀至此句“士先器識而後文藝”,甚好,一記。
评分立誌如有時空隧道一定迴到過去趁李先生還未齣傢想辦法以身相許。——這等癡心,這等妄想,我也有過。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