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政府与一党训政

联合政府与一党训政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邓野
出品人:
页数:477
译者:
出版时间:2003-01-01
价格:29.8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801900920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历史
  • 政治
  • 国共关系
  • 邓野
  • 近代史
  • 民国史
  • 联合政府与一党训政:1944-1946年间国共政争
  • 政治学
  • 联合政府
  • 一党训政
  • 政治体制
  • 中国近代史
  • 政党制度
  • 权力结构
  • 政治改革
  • 宪政发展
  • 国家治理
  • 政治变迁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1944—1946年间,国共两党关于联合政府与一党训政的争论,是两种对立的国家政体的争论,是争取一个怎么样的抗战结果的争论,因而也是国共两党政治对立全部历史关系的最高表现形态。本书对这一场长达两年的政争的发生、发展和终结,进行了全程的跟踪考察,集中论述了国共两党是如何由政争走向战争的。

作者简介

邓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专攻中国现代史,著述颇多。

目录信息

导论 联合政府的口号与国共关系的最终分野
第一章 国共力量的消长与国共合作基础的演变——联合政府口号的推出
一 一号作战与中国政治
二 联合政府口号的推出
三 联合政府旗帜下的第三势力
四 中共的两个部署
第二章 国共关于改组政府的谈判与破裂
一 史迪威出局与赫尔利人局
二 赫尔利斡旋下的国共谈判第一回合
三 国共政略的重新调整
四 赫尔利斡旋下的国共谈判第二回合
第三章 国共第二套政治部署的展开
一 两个大会
二 第三方面的斡旋
三 中共关于“解代会”的筹备
第四章 中苏谈判:外交与政治
一 国民党对苏联与中国政治的认识
二 雅尔塔决议与中苏谈判的启动
三 中苏谈判第一阶段
四 中苏谈判第二阶段
五 中苏条约的批准
第五章 重庆谈判——政治背景的转换与政治态势的转换
一 日本突然投降与中共最初的应变方针
二 蒋介石的两张牌
三 两周较量的结果
四 邀请与应邀:国共两党的决策经过
五 谈判的主题与双方的策略
六 主题的交锋与两党政治理念的展示
七 僵持下的妥协——不了之局
八 重庆谈判留给历史的痕迹
第六章 国共战略方向的确立与展开
一 中共战略方向的调整
二 中共向北发展部署的展开
三 中共的东北战略部署
四 国民党的战略考虑与展开
第七章 苏军的双重性与东北问题
一 东北行营退出与再人长春
二 中共东北战略的再调整
三 国、苏关于东北经济合作的争论
第八章 政治协商会议——政治背景与政治态势的再转换
一 政协会议的国内背景
二 政协会议的国际背景
三 政协会议的组成、议题与性质
四 政协会议前奏曲
五 政协会议五项议题的争论与结论
六 政协余论
第九章 中国政局的多向发展
一 中共对政协会议之后的时局判断
二 国共关于整军方案的谈判
三 国民党对政协协议的不满及其焦点
四 中、苏在东北经济合作问题上的继续争执
五 国、共在东北问题上的继续争执
六 反苏反共游行的爆发
第十章 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与两个僵局的形成
一 二中全会开幕与主题辩论
二 国共就两个焦点问题的磋商
三 二中全会期间的蒋介石
四 二中全会与国民党内部力量的变化
五 二中全会的政治后果——两个死结
第十一章 政争之归宿:四平决战
一 三角格局的结束与东北问题的演变——国共四平对峙的形成
二 中共进占长春的考虑与决策——政治要求之下的军事方针
三 四平决战与重庆谈判
四 战局的转折与谈判的转折
五 关于四平之役的评价
第十二章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终结——最后的谈判
一 停战条件与停战令
二 各方面对时局的看法
三 中共的部署与反击
四 最后的谈判
五 不宣而战
结束语 民国政治的逻辑与民国政治的历史局限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不得不说,豆瓣的评分是挺准确的。作者邓野先生的精彩讲述,将读者仿佛带回到了当时国共谈判桌的前面。看着国共两方的精彩对弈,派生出的第三方的激烈调停。多美苏势力的进入与博弈,外交果然是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恒的盟友。美从对国方的支持,到走向公允的中立调停者,也...  

评分

12月28日 邓野《联合政府与一党专政》的再版前言,我又读了一遍。深感头绪的归纳最为重要。但要对历史事件能够深化分析,则须在全面掌握资料、信息之后。 且抄下一句话:“陈寅恪说,研究古人,应当‘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这句话笔者这样理解:历史的研究者...  

评分

1946年5月,杜聿明指挥七十一军、新一军、新六军,从左、中、右三个方向对四平发起总攻,林彪所部不敌,不久,政府军占据长春。国民党以此成果与中共展开政治谈判,国民党要求接收东北,中共应退出当时占据东北的大城市;中共依旧坚持底线,并在整军方面对国民党不妥协,双方谈...  

评分

前两天给老K推了这本,老K看完后说想起个笑话:房车都看了,彩票也买了,现在就等中奖了——民盟诸公会开了,阁组了,也就等共产党/国民党移交政权了。 当然跟这一样滑稽的是现在的民运诸公——连彩票都不愿意买的,行动力甚至还不如那些被蔑称为缴智商税的穷人的...  

评分

“于全场极度和谐兴奋中散会”,看完全书,此句在头脑中萦绕不散,该句是黄炎培日记中46年所记政协散会时之情形。虽然作者告诉我们民国的政治逻辑无法越过,以上不过是历史的玩笑,但“如果顺着走下去”之类的假设想必读过本书的人都曾设想过吧。3年后,枪杆子1949登场,国共...  

用户评价

评分

国民党,共产党,苏联人,都是搞权谋的好手。剩下几个SB美国人雾里看花,搞不懂怎么回事。民国的政治逻辑就是“打”

评分

叙事老练,运笔如锋的一本著作。敏锐捕捉到历史层累之间的迅捷转换。

评分

多次和平与民主的机会,被贵党的无耻与投机破坏。我强烈向豆油们推荐这本书。

评分

: K265.19/7461

评分

蒋乃国民党之共主,毛乃中国之独裁者。胜负成为必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