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与冷静

热烈与冷静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林毓生(Yu-sheng Lin ),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校区历史系教授、当代著名学者,1934年生于沈阳,原籍山东黄县,7岁时移居北平,14岁随家人迁入台湾。1958年台湾大学历史系毕业。1960年赴美深造,1970年获得芝加哥大学社会思想委员会哲学博士学位,后在哈佛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并任维吉尼亚大学访问助理教授。1970年开始执教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校区历史学系,主讲中国思想史,于2004年退休,改任该系荣誉教授。1994年当选为台湾的中央研究院院士。

林毓生教授的著作主要有:The Crisis ofChinese Consciousness: Radical Antitraditionalism in the May FourthEra(1986)(该书中译本《中国意识的危机》,穆善培译,苏国勋、崔之元校,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初版、1988年增订再版)、《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三联书店,1988)、《政治秩序与多元社会》(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9)、《殷海光·林毓生书信录》(合著,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热烈与冷静》(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从公民社会谈起》(即出)等。

出版者:上海文艺出版社
作者:林毓生
出品人:
页数:317
译者:
出版时间:1998-06-01
价格:17.5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2117147
丛书系列:学苑英华
图书标签:
  • 林毓生 
  • 思想史 
  • 海外中国研究 
  • 知识分子 
  • 治学 
  • 朱学勤 
  • 思想 
  • 历史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目录

试图贯通于热烈与冷静之间――略述我的治学缘起 (代序)

一、什么是“创造性转化”

二、“创造性转化”的实际运作

三、“创造性转化”的再思

四、为什么应该推行“创造性转化”

五、中国家庭观念的“创造性转化”

六、“错置具体感的廖误”

七、传布家思想“创造性转化”的道路

八、始终忠于知性的神明

九、自由不是解放

十、自由的两项基本原则

一一、法治下的自由

一二、普通性与抽象社会演化的结果

一三、普遍性与抽象性是社会演化的结果

一四、临时性的历史主义者

一五、世事和真理不同

一六 、 “理念忆型分析”的必要

一七、50年代台湾的政治环境

一八、我少年时爱国意识与政治意识

一九、殷海光先生的逻辑课

二0、殷我先生影响了我一生

二一、给历史的开展一个可能的选项

二二、以真诚的生命投入思考的工作

二三、民主的历史意义

二四、民主理论发展的前景

二五、敬傅正先生

二六、现代的公民社会

……

一二四、中国没有法治的传统

一二五、民主只能落实在支持民主的基础上

一二六、正视困难

编后记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许多内容现在看过于陈旧,林对一些政治问题的评论也太初级,重复内容不少。最主要的是这种摘选的方式很不好。

评分

大学时读的。算是中国人接受完整自由主义训练第一人吧。没有李敖说的那么差

评分

许多内容现在看过于陈旧,林对一些政治问题的评论也太初级,重复内容不少。最主要的是这种摘选的方式很不好。

评分

这本其实很琐碎,但是如果读过《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再读这本就起到一种很好的串联作用。林毓生总是能用简要的语言讲清楚复杂的概念,真的厉害!

评分

前言对于我这考完第一门资格考后迷惘了半年的人来说正合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