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lan Kundera's sixth novel springs from a casual gesture of a woman to her swimming instructor, a gesture that creates a character in the mind of a writer named Kundera. Like Flaubert's Emma or Tolstoy's Anna, Kundera's Agnes becomes an object of fascination, of indefinable longing. From that character springs a novel, a gesture of the imagination that both embodies and articulates Milan Kundera's supreme mastery of the novel and its purpose: to explore thoroughly the great themes of existence.
米兰・昆德拉,小说家,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尔布诺,自1975年起,在法国定居。长篇小说《玩笑》、《生活在别处》、《告别圆舞曲》、《笑忘录》、《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和《不朽》,以及短篇小说集《好笑的爱》,原作以捷克文写成。最新出版的长篇小说《慢》、《身份》和《无知》,还有随笔集《小说的艺术》和《被背叛的遗嘱》,原作以法文写成。《雅克和他的主人》,系作者戏剧代表作。
什么是不朽?什么样的人可以不朽? 米兰昆德拉说,小的不朽是指一个人在认识他的人的心中留下了回忆;大的不朽是指一个人在不认识的人的心中留下了回忆。有些工作可以一下子使人得到大的不朽,那就是艺术家和政治家。 我说,毫无疑问,米兰昆德拉这个老头是绝顶艺术家,他和...
评分昆德拉的《不朽》拖拖拉拉着终于看完了,说是拖拉其实也就总共看了三次,只是三次间隔得仿佛有点久 总体的感觉是好看,很有些思考的东西在,仿佛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小说了~~~ 如同书的题目,我觉得这就是一本探讨了不朽和存在或者说探讨了人生意义的书 恩,故事本身也是精巧的,...
评分阿涅丝,阿涅丝……我的心底一直在呼唤的一个名字。 这段时期以来,确切地说也许是天性使然,我一直有一种妄想逃离的愿望。与昆德拉《不朽》中的阿涅丝惊人的相似,我也梦想来到一个自然的环境中,过着简朴的生活,消失在繁尘和喧嚣背后,消失在喜欢的人、讨厌的人、...
评分当今社会普遍存在两种“主义”:从众主义和个人主义。按我浅显的理解来说,从众主义就是凡事都要考虑别人的眼光,依照外界建立“自我”,获得认同感进而感到存在的意义。他们做事之前从不思考,总是随大流。从众主义者,在我眼里,包括盲目追求时尚者、喧闹不止者、为名利而名...
评分正如弗朗索瓦•里卡尔在《阿涅丝的必死》中所说,作为“道路小说”,昆德拉在一部小说中会安排很多分支和角色,每条分支和角色都有很重要的作用且会在某一点上偶然重合,这么看来似乎是没有绝对意义上的主人公。比如说在这部作品中,主人公可以是贝蒂娜和歌德,也可以是洛拉...
太喜欢这一本了
评分看看
评分这个版本好难看,可是没别的卖><
评分beethoven and Goethe
评分我想这本书到最后就算我什么都忘了,也会永远记得那个永恒的下午,阿涅丝走在聒噪、丑陋、拥挤的街道上,手持一朵玫瑰,目不斜睨地注视它的样子——昆德拉命名它“最后的美”。“反叛是望着一朵玫瑰/直到眼睛粉碎”(皮扎尼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