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volume originated as lectures for a course on political philosophy that Rawls taught regularly at Harvard in the 1980s. In time the lectures became a restatement of his theory of justice as fairness, revised in light of his more recent papers and his treatise Political Liberalism (1993). John Rawls offers a broad overview of his main lines of thought and also explores specific issues never before addressed in any of his writings. Rawls is well aware that since the publication of "A Theory of Justice" in 1971, American society has moved farther away from the idea of justice as fairness. Yet his ideas retain their power and relevance to debates in a pluralistic society about the meaning and theoretical viability of liberalism. This book demonstrates that moral clarity can be achieved even when a collective commitment to justice is uncertain.
約翰·羅爾斯(John Rawls,1921—2002),美國當代著名哲學傢、倫理學傢、政治學傢、 哈佛大學教授。1921 年生於馬裏蘭州,就學於普林斯頓大學,1950 年在該校獲哲學博士學位,以後相繼在普林斯頓大學(1950-1952),康奈爾大學(1953-1962),哈佛大學(1962-2002) 任教。羅爾斯自50年代起便潛心於社會正義問題的研究,《正義論》(1971) 是他集其論文之精粹並經過重新思考而形成的一部完整而一貫的理論著作。羅爾斯還齣版瞭其它專著:《政治自由主義》 (1993), 《萬民法》 (1999), 《道德哲學史講演》 (2000)。 《正義論》已被譽為二戰後政治哲學、倫理學領域中最重要的理論著作,將被列入曆史經典名著之林。
约翰•罗尔斯的《正义论》对当代政治伦理学的影响,堪称无与伦比,然而,那是一本非专业人员很难读懂的书,而过于复杂的概念也给学者提供了攻击他的方法,毕竟,将如此庞杂的体系编织得密不透风,逻辑完全自洽,其实是件不可能的事。 《正义论》的博大精深,非几年的功夫,...
評分约翰•罗尔斯的《正义论》对当代政治伦理学的影响,堪称无与伦比,然而,那是一本非专业人员很难读懂的书,而过于复杂的概念也给学者提供了攻击他的方法,毕竟,将如此庞杂的体系编织得密不透风,逻辑完全自洽,其实是件不可能的事。 《正义论》的博大精深,非几年的功夫,...
評分这是我读过的内容最艰涩的书了 其实中文版还好,但是英文版实在很折磨人。 但是,这本书的思想还是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至少中国的社会主义和谐观就是一个体现。
評分一、引言 和许多伟大的思想家一样,罗尔斯的理论一般被分为前期和后期,分别以《正义论》和《政治自由主义》两本著作为中心。这种惯常理解当然算不得错,但往往容易夸大罗尔斯前后期理论之间的断裂。特别是由于认为罗尔斯的转向是由社群主义特别是桑德尔对其主体理论的批判激发...
評分【用为索引,算为对《正义论》的补充。卷5太略;罗尔斯的写作清晰而又枯燥(非形而上学家大多有这个特征,甚至Locke的《人类理解论》就是这个风格)。现在想来,《正义论》第七章goodness as rationality就表明Rawls自始至终就完全无意于形而上学的路径】 “编者前言Erin K...
鬥膽說一下,乾酪那篇評論對原初狀態中的立約者的理解有些小問題。立約者其實沒有被設定成“無稟賦無偏好”,而是對自身之擁有兩種道德能力及liberties的優先性等事項有領悟的,就這個意義而言,無知之幕所排除的其實隻是“某部分特定的稟賦和偏好”,可惜這在《正義論》一書當中錶述得不是很直白。此外,就原初狀態本身的性質而言,它是一種“代錶裝置”(device of representation),是一種啓發性的、引導公民進行判斷的指導性框架——說白瞭就是一個協助公民就政治正義原則達成反思平衡的理論工具,其調和性甚於奠基性。當然,這個理論工具本身有何種方法學意涵,其運作結果能否作為政治辯護的依據等等,仍麵臨很多批評和質疑,但那是另外的問題瞭。
评分簡直講義體,都可以直接改改成PPT瞭。最打動我的地方在於historical process view和social process view的對比,後者不受限於單次交接的平等,時間推移之下依舊正義。
评分http://book.douban.com/review/5481637/ 韓乾這篇評論其實是走錯瞭方嚮。【無知之幕】並不是從一種假定的契約理念去推導某一種確定的平等觀,羅爾斯也沒這個打算,因為他並不把【無知之幕】當做一個強論證,而是當做一個從屬論證,一個論證策略罷瞭。因此批評【無知之幕】不具有心理上可能性或者從【無知之幕】中無法必然選擇【差彆原則】根本就不切題。因為不管怎麼樣,羅爾斯都會傾嚮於修改【原初地位】的錶達來引導齣人們必然選擇【差彆原則】,這看起來有點像耍無賴,錯瞭,讀書人的事怎麼能叫耍無賴呢,羅爾斯稱之為【反思的平衡(reflective equilibrium)】233333333
评分tutorial上我說我不喜歡羅爾斯的一點是我覺得他"正義"的社會裡沒有人的蹤影, 因為那個社會 doesn't reward luck, talent, or family backgrounds (正是這些東西纔把人區別開來), tutor 說不不在羅爾斯的社會裡we are all free and equal citizens, 隻是你不一定能找到Daisy (as someone who has luck, talent and well-off family)而已
评分讀這本書身邊常備一把屎,讀十遍看不懂就吃一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