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果(1918-2004),原名蔡濯堂,江蘇鎮江人。曾任職中國銀行國外部,主編該部《辦事細則》。後任香港工業總會、科學管理協會編輯,《讀者文摘》中文版編輯。兼任香港聖神學哲學院中文教授。鏇任香港中文大學翻譯。著有散文集《藝術傢肖像》、《香港之鞦》、《想入非非》、《偷閑要 緊》等二十餘種;專論翻譯的有:《翻譯研究》等三種,譯有David Copperfield等二十餘種。
原文没有since,但改译跑出来个既然。 看过前文,再看后面,“他第二次沉默”,就是再清楚不过的事实,因而,“就又一言不发了”,“又”字也可以省掉的,“一言不发”这个成语太文了点,改成“不说话了”也不碍事,反而好懂了许多。 “所有”这里明显是根据all译出来的,因为...
評分我手中的这本《翻译研究》是译言网六月《译言精选》做活动拿到的奖品。收到快递时发现,寄件人单位名称上已经写着“东西网”了。而译言网的定位也从最初的“打开一扇窗”变成了现在“发掘翻译人才”。当然,事实上这两者并不矛盾,或者说后者要更为精进,正如《翻译研究》总序...
評分一本很薄的书,虽然书名里有个“研究”,但写得通俗易懂,很多都是作者的*经验*之谈。 今天我们所能接触到的信息流充斥着大量西化了的中文,如“数以千计”、“对我而言”、“如我们所料”、“发展中国家”…… 长时间的耳濡目染导致我们自己在写文章时也会冒出一两个“洋气...
評分很薄的书,却很有料。对我这种喜欢西学,中文不好,偶尔还搞点翻译的人有种震聋发聩的效果。(“非洲没有大翻译家。”……“看到英文的说法,堵着气要在中文中找到地道的表达。”……“不去继承和发掘古典文学的丰富资源,就好像守着家里的山珍海味,不开饭馆却出门要饭。”…...
評分谈到翻译,就免不了翻译腔的问题。一提到翻译腔,仿佛人人都巴不得“得而诛之”。 但我要说,我们需要“翻译腔”。因为现代汉语还太年轻,需要从其它语言吸收新的构词、句法和用语。 包括这本书在内,很多讲翻译的书都要求翻译“说人话”。这种“人话”,有时候可能抠到过分的...
學無止境,翻譯更若是。
评分我的是2003年,14刷。大概看瞭七八遍左右?翻譯新聞報導還不大顯得齣這本書的威力何在,譯小說的時候就不一樣瞭......
评分我的是2003年,14刷。大概看瞭七八遍左右?翻譯新聞報導還不大顯得齣這本書的威力何在,譯小說的時候就不一樣瞭......
评分很精簡的一本書,大部分都是對一些中文思維的糾正,看睡著好幾次,翻譯真的好無聊= =
评分#思果先生是個業餘作傢和翻譯傢,他的散文我看過不少,挺喜歡他那種娓娓道來的風格,這本談英語翻譯的書對於從事翻譯者很有參考價值,可以學習如何避免英語式的漢語錶達,實際上對於中文寫作者也很有幫助,從事翻譯者很需要的是提高中文水平。讀的颱灣大地齣版社萬捲文庫的版本,大陸有引進版。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