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伟,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哲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华外国哲学史学会秘书长,研究方向为西方哲学史、德国哲学等。曾荣获北京市第一届教学名师奖、北京市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高等院校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等,主持北京市和国家级精品课程、北京市和国家级教学团队。代表作有《康德的道德世界观》,编写教材《西方哲学十五讲》,主编教材《西方哲学史》、《西方哲学问题研究》、《西方哲学智慧》等。
本书作为西方哲学史的教科书,按照我们约定俗成的划分方式,讲述的是从公元前 6世纪以 后到公元20世纪之前的2500多年间,西方哲学产生、形成、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过程。至于20 世纪的西方哲学,我们将留给“现代西方哲学”去讨论。通常与现代西方哲学相区别,这一历史过程中的西方哲学也被称为“古典哲学”。
以前看过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但那是几年前,什么也不懂的那时候 这本书让我对西哲有了大体的了解 但其中中古史似乎不咋地,写得没意思,但也可能是中古的哲学就没什么
评分以前看过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但那是几年前,什么也不懂的那时候 这本书让我对西哲有了大体的了解 但其中中古史似乎不咋地,写得没意思,但也可能是中古的哲学就没什么
评分非常推荐 每个哲学家他都有讲清楚,为什么这个哲学家要这样想,要这样讲,很有代入感。 有兴趣的也可以先看看他的视频。 http://video.baidu.com/v?ct=301989888&rn=20&pn=0&db=0&s=25&word=%CE%F7%B7%BD%D5%DC%D1%A7%CA%B7%28%D5%C5%D6%BE%CE%B0%29
评分以前看过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但那是几年前,什么也不懂的那时候 这本书让我对西哲有了大体的了解 但其中中古史似乎不咋地,写得没意思,但也可能是中古的哲学就没什么
草,比那牛津好多了好吗!我不该那样崇洋媚外的
评分教材是好教材,是我太弱了TOT,要多摸原著啊。
评分周濂期末考用书╮(╯▽╰)╭
评分形而上学创始人亚里士多德将范畴看做是存在的存在方式,试图从范畴入手来解决存在问题,并且通过以实体ousia为中心的十个范畴确立了存在之网或世界的逻辑结构。后来经过中世纪哲学的改造乃至到了近代哲学那里,实体才从范畴体系中独立了出来,成了本体论所研究的最髙对象。康德对亚里士多德的范畴体系作了调整,提出了四组十二个范畴作为知性为自然立法的根据,以将范畴主观化、内在化的方式,有条件地确立了世界的逻辑结构。现在黑格尔要做的工作就是恢复亚里士多德哲学的传统,重新賦予范畴以客观性的意义。无论逻辑学还是认识论从根本上都是以辩证法为其基本形式的。所以,黑格尔以独特的方式将所有的哲学部门熔为一炉。答案就在《精神现象学》之中。当人类精神达到了绝对知识之后,整个认识过程便纯化成了范畴,《逻辑学》就以此作为它的对象。
评分到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