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朱东润 文学批评史 文学批评 文学理论 古典文学 中国文学 古典文论 文学
发表于2025-02-08
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本书是已故著名学者朱东润先生的一本鼎力之作。它发轫于1931年,正式出版于1994年,集朱先生十数年的教学实践和学术研究的成果。是一本公认的经典著作。
本书初步确立了中国文学批评史的框架,第一次用新的文学观念较系统地考察了我国从先秦到清末的文学批评发展过程,尽可能地挖掘了在这过程中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文学本质特征的观点和主张,描述了它们的演进历程,也适当交代了与它们相矛盾的文学批评及变迁。
本书乃是对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富于创见的描述,如能仔细体会,我们可以从中吸取许多有益的东西。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这到底是将近六十年以前的著作了,何况当时又处在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发展早期阶段。
世纪文库,1944年开明书店初版。中国文学批评史书写范式和学科体系的奠立之作,章培恒所作《前言》对其点评甚精。全书视野开阔,多发前人(甚至今人)之所未发,材料蔚为丰赡。编排上单以人物组织目次,而无时代流派之类的后设眼光,作者《绪言》中述其缘由,极有启发。
评分o
评分不可信、不可信、不可尽信、不可尽信……吧啦吧啦。开山的另一本(当时被闻一多从外院直接拉到文院)。不少下语武断认识欠妥之处,“文学批评的成熟,必在其对象已经完成以后。”但取材精审,精要占大部分,“先哲论文学,其事不出家国身世,其归不出兴观群怨。”说独尊儒术以后,文道始合二为一。说《文赋》声色一节,开沈约之音韵论,文必己出一节,开韩愈之文章论。讲李白认为“五言不如四言,七言又其靡也。”只因一部《诗经》横亘胸中。说王安石深病在,“好使人同”!说后七子,讲攀龙之名最著,世贞之才最高,但朱东润补一句:然其初实皆以谢榛为魁,又添:细碎可笑,有句无章。说永嘉四灵,规模既小,师料又窘,用力极深而成功极微。说炼句下语,务避鄙俗,又转为涂饰 很时髦hhh,cue章太炎,说为人生而艺术,为艺术而艺术
评分| I206.09 /Z81B
评分章培恒的序和作者序及绪论很有意思。朱先生批评史的学科观念比较独立,在序里就明确说史都不是客观中立的,都未免要带上说史者的想法,而郭先生虽然实际也是这么做的,但序里只把批评史当成文学史的辅助。至于内容,所谓大纲嘛,就是列一遍人外加个人主要思想。但还是有有趣的地方,比如朱先生是明确主张纯文学观念的,但书中对诗文之形式,如诗格类作品却一概贬斥,蛮有趣。
最好的还是魏晋六朝,再算上晚唐的部分诗论,后来之人都不过在其寰宇之内张皇其说。精彩之处却在于一场又一场的撕逼大战。 李梦阳与何景明因持论出现分歧从好基友到互掐。严羽痛批宋人,钱谦益则将严羽一条一条驳得体无完肤,兼及其流裔前后七子,而其自身持论不平,气量偏狭也...
评分李春青在他的《朱东润先生的中国文学批评研究》文中说,朱东润先生之所以在《大纲》中采用“远略近详”的布局,是因为“一者这样的布局破除了中国历史研究中‘信而好古’的风气,张扬了现代进化论思想,显示了朱东润先生思想的现代性和进步性。朱东润先生‘远略近详’的现代学...
评分李春青在他的《朱东润先生的中国文学批评研究》文中说,朱东润先生之所以在《大纲》中采用“远略近详”的布局,是因为“一者这样的布局破除了中国历史研究中‘信而好古’的风气,张扬了现代进化论思想,显示了朱东润先生思想的现代性和进步性。朱东润先生‘远略近详’的现代学...
评分“我认为伟大的批评家不一定属于任何时代和宗派。他们受时代的支配,同时他们也超越时代。” ——朱东润《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自序》 朱东润先生撰《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为中国古典文学批评领域的经典著...
评分最好的还是魏晋六朝,再算上晚唐的部分诗论,后来之人都不过在其寰宇之内张皇其说。精彩之处却在于一场又一场的撕逼大战。 李梦阳与何景明因持论出现分歧从好基友到互掐。严羽痛批宋人,钱谦益则将严羽一条一条驳得体无完肤,兼及其流裔前后七子,而其自身持论不平,气量偏狭也...
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