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一个数学家的睿智,探讨了自古希腊以来,尤其是自伽利略以来数学在现代自然科学发展演化中的作用。
首章利用现代心理学生理学的错觉实验说明了感官知觉之不可靠。其实古希腊人早已领悟了这一点,因而求助于数学来研究自然现象成了古希腊的传统,这也是古希腊天文学兴起的原因(第2、3章)。无论是托勒密的地心说还是哥白尼和开普勒的日心说,追求数学上的简单性和完美成了探求自然知识的动力(第4章)。笛卡儿为科学建立了基于数学的严密方法论,而现代科学之父伽利略,其科学研究纲领的前提则是: 自然之书是用数学这门语言撰写的(第5章)。本身就是一位伟大的数学家的牛顿,其科学巨著就冠以《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第6章)。麦克斯韦方程组能够揭示人的感官所不能及的电磁世界,则充分显示了数学的穿透力(第7章)。二十世纪的两项重大科学发现——相对论和量子论——,其基本物理思想和数学工具之间有着奇妙的对应(第8~10章)。这就引发了这样的问题,数学知识本身又从何而来?数学与物理实在的关系是什么(第11、12章)?
书中没有铺陈数学知识,数学只是像一位垂帘听政的皇后一样若隐若现。因此,想了解古今自然观或科学方法论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学习者可以从中受到启发,而自然科学研习者读此书则可以引发对于其专业领域的反思。而这正是作者所孜孜以求的: 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之间搭起一座桥梁。
不知道豆瓣有多少读者,这本书读的人太少了吧。。。 《什么是数学》有两千多读者,为什么到后来好多读者没跟进。。。。。 丫的搞得我都没心情了,特别是看到译者最后面的话,,,,,,太凄凉了。。。。。。我就是那个少年么。。。好想去见翻译的老先生,听他讲课。。。。
评分作者从古希腊一直讲到近代的物理数学成就,不是纯数学的研究,而是讲述数学在物理学探索上的作用。尽管大部分内容在学校都学习过,有些部分还是有难度的,不过一口气读下来还是很有意思的。著名的物理学家和数学家都出现了。 读完这本书一定会增加对数学和那些数学家,物理学...
评分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了边读边给书中错误做标记的习惯,结果一本书读下来被书签插满,自己看着都烦。 言归正传。关于这本书的翻译问题,已经有位豆友提及了。不过他说得实在太简略,我这里就补充点。 首先是译名问题,非常多,而且前后不统一的情况不止一两处。 P.2 伊比鸠鲁→...
评分最近看了这本书,真是感觉相见恨晚!读大学的时候怎么就没看到这本好书呢?! 不过,让人不爽的是翻译的太烂!很多人名、书名啦什么的和常见的不一致、甚至在这本书里都不统一。很多语言不符合中文习惯,读起来很费劲。但是意思还是可以理解的。
评分感官与直觉有可能在知识追求过程中使人陷入困境,数学描述即使不是实在本身,也是通向真理的一把钥匙。 附:书中涉及这样一些观点与问题 1.回顾了人类追求知识的过程中,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的并行与纠缠。 2.物理借数学之助,描述而非解释了自然。作者回顾物理学的几大...
很多哲学观点以及一些物理科普是似懂非懂,可这确实是一本生动的好书
评分这个世界最不可理解之处就是其可理解性,这个民族最不可理解之处就是其可理解的奴才性。数学虽然正在丧失确定性,然而却是解释宇宙最好的理性语言,而在这个领域里没中国人啥事儿。数学是独立于知识体系之外的,它不是工具。
评分当数学发展到现在,人们已经无法分清它是人类自身或是上帝的造物了。
评分从哲学到数学,又到物理学,太深了,没读懂
评分由于篇幅所限,相對《古今數學思想》少了些深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