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教育与中国社会变迁

基督教教育与中国社会变迁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福建教育出版社
作者:黄新宪
出品人:
页数:332
译者:
出版时间:2011-8
价格:20.00元
装帧:简裝本
isbn号码:9787533422738
丛书系列:基督教教育与中国社会丛书
图书标签:
  • 教育类
  • 近代知识的传播
  • 近代教育
  • 教育
  • 宗教
  • 基督教教育史
  • 基督教
  • 历史
  • 基督教
  • 教育
  • 中国社会
  • 社会变迁
  • 宗教
  • 文化
  • 历史
  • 近代史
  • 教育史
  • 社会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基督教教育与中国社会变迁”是一个双向式的课题,研究这一课题,首先应对“基督教教育”和“社会变迁”这两个概念进行界定。 在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经过广大基督教徒自身的努力,中国基督教会已成为“自治、自养、自传”的在国内外有影响的爱国宗教团体,对社会生活日益发挥着积极作用。在这种背景下,从历史的角度探讨基督教与中国社会变迁的关系,以现代意识来诠释和介绍基督教教育,对之采取哲学意义上的扬弃,对于当代中国的社会变迁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基督教教育与中国社会变迁》试图通过具体史实的考察,揭示从唐代到新中国建立初期督教教育与中国社会变迁的内在关系,肯定其对社会变迁积极的一面,否定其消极的成分,尊重历史,防止偏见,努力做到言之有据,持之有故。

作者简介

黄新宪,1954年6月生于福州,曾插过队、当过工人。1982年毕业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同年分配至福建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工作,现为该所所长、省教育科研规划办主任,研究员职称。同时,兼任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以来,一直从事文化教育史的研究工作,曾公开出版10余本专著,公开发表百余篇论文,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载。近3年来,主要从事闽台文化与教育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其中,单独撰写的《闽台教育的历史交融》一书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并获福建省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论日据时期台湾民众对"皇民化运动"的抵制》一文发表于权威期刊《台湾研究》2005年第5期。此外,还在《东南学术》、《福建论坛》、《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等核心期刊上发表《伊泽修二与台湾殖民教育的发端》等10余篇论文

目录信息

第一章 早期基督教的宗教化與唐、元兩代社會的變遷
一、景教的宗教社教化與唐代社會的變遷
二、也里可溫的宗教社教化與元代社會的變遷
第二章 耶酥會士的學術傳教活動與明清之際社會的變遷
一、耶穌會士的學術傳教活動與明清之際教育的變遷
二、耶穌會士的學術傳教活動與明清之際文化的變遷
三、耶穌會士的學術傳教活動與明清之際科技的變遷
第三章 基督教的宣教事業與晚清社會的變遷
一、基督教的宣教事業與晚清科技的變遷
二、基督教的宣教事業與晚清儒學的變遷
三、基督教的宣教事業與晚清政治的變遷
第四章 基督教的宣教事業與晚清教育的變遷
一、基督教的宣教事業與晚清教會教育的變遷
二、基督教的宣教事業與晚清官辦教育的變遷
三、基督教的宣教事業與晚清教育出版的變遷
第五章 基督教的宣教事業與民國時期教育的變遷
一、基督教的宣教事業與民國時期普通教育的變遷
二、基督教的宣教事業與民國時期特殊教育的變遷
三、基督教的宣教事業與民國時期少數民族地區教育的變遷
第六章 教會大學與民國時期社會的變遷
一、教會大學與民國時期高等教育的變遷
二、教會大學與民國時期文化的變遷
三、教會大學期刊與民國時期學術的變遷
四、教會大學學者對民國時期社會變遷理論與實踐的貢獻
第七章 教會學校師生的愛國行動與民國時期社會的變遷
一、教會學校師生的愛國行動與民國前期社會的變遷
二、教會學校師生的愛國行動與抗戰前期社會的變遷
三、教會學校師生的愛國行動與三年內戰時期社會的變遷
第八章 20世紀中葉社會的變遷對基督教教育的影響
一、20世紀中葉社會的變遷與教會學校的改造
二、20世紀中葉社會的變遷與基督教教育在中國大陸的終結
附錄一:教會書院的歷史變遷
附錄二:教會女子大學的辦學特色
附錄三:主要外國人名譯表
附錄四:主要參考文獻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作者搜集了很多资料,观点不多,不过是非常精细的学术作品。题目可理解为历史中的基督教对中国社会走向现代文明的种种内推力,在中国文化之中借着教育,科学与医学之媒介去为福音铺路。不过作者因为意识形态的缘故,抽离基督教传道的真正目的。

评分

作者搜集了很多资料,观点不多,不过是非常精细的学术作品。题目可理解为历史中的基督教对中国社会走向现代文明的种种内推力,在中国文化之中借着教育,科学与医学之媒介去为福音铺路。不过作者因为意识形态的缘故,抽离基督教传道的真正目的。

评分

作者搜集了很多资料,观点不多,不过是非常精细的学术作品。题目可理解为历史中的基督教对中国社会走向现代文明的种种内推力,在中国文化之中借着教育,科学与医学之媒介去为福音铺路。不过作者因为意识形态的缘故,抽离基督教传道的真正目的。

评分

作者搜集了很多资料,观点不多,不过是非常精细的学术作品。题目可理解为历史中的基督教对中国社会走向现代文明的种种内推力,在中国文化之中借着教育,科学与医学之媒介去为福音铺路。不过作者因为意识形态的缘故,抽离基督教传道的真正目的。

评分

【找呀找呀找资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