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罢工

上海罢工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江苏人民出版社
作者:[美] 裴宜理
出品人:
页数:365
译者:刘平
出版时间:2001-9
价格:1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14029935
丛书系列: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图书标签:
  • 海外中国研究
  • 裴宜理
  • 历史
  • 工运史
  • 中国近代史
  • 劳工
  • 社会学
  • 政治学
  • 上海
  • 罢工
  • 历史
  • 工人运动
  • 20世纪
  • 中国社会
  • 劳动运动
  • 城市革命
  • 抗议活动
  • 近代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20世纪的中国经历了一系列根本性政治变革,从推翻帝制的辛亥革命到共产党取得全国政权,所有这些变革都曾受到工人运动的极大影响。

《上海罢工:中国工人政治研究》这部专著在广泛吸收欧美工人问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工人政治放在比较的角度加以研究,以一种更普遍的眼光关注罢工、工会、政党等问题,探讨了工人的文化与生活状况,为人们展示了一幅20世纪上半叶中国工人丰富多彩的画像。

作者简介

裴宜理(Elizabeth J. Perry)是著名的中国学家,也是有影响的上海问题研究专家。1948年,她出生于上海。父母都是传教士,1931年到上海,执教于上海的圣约翰大学。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裴宜理父母携家离开上海。隔年即1951年迁居日本东京。裴宜理父母继续在一所教会大学担任教授。裴宜理也在日本长大。后归国。裴宜理在威廉·史密斯学院、1华盛顿大学、密歇根大学分别获得了政治学的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她的教学生涯是从1972年开始的,先后美国多所大学执教,而担任教授职务已有十多年。为了中国学研究,裴宜理曾在中国大陆、台湾、日本从事专业学习、研究和讲学多年。

关于中国学研究的缘起,裴宜理回忆说,开始进学院时,还没有想到过要进行东亚问题研究和政治学研究。但当卷入学生反对越南战争的汹涌浪潮后,开始对亚洲的革命和政治感兴趣了。于是,决定到台湾学习中文,以更好理解中国革命的发生及其意义。

目录信息

中译本序
英文版原序
导论
第一部分 地缘政治,1839-1919
第一章 移民城市
第二章 来自南方的工匠
第三章 来自北方的无产者
第二部分 党派政治,1919-1949
第四章 激进主义的全盛期,1919-1927年
第五章 保守主义时期,1927-1937年
第六章 激进派的复活,1937-1949年
第三部分 产业政治
第七章 烟草业
第八章 纺织业
第九章 运输业
结论
附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 技术工人和非技术工人之间的关系:美亚“贵族”工人阶层与普通工人之间的联合,作为对抗政府和企业的共同体,彼此之间的关系在文化、社会、身份上有差异,在站在对工人自身权利的维护立场上,并非是紧密的利益集团,所以这一点来说,从技术层次上,区分工人阶级内部差别,是...  

评分

在无数政治口号和纲领性文本中反复登场的“工人阶级”一词,早已成为中国人的论说方式中的惯性思维,“工人阶级”本身的存在及其阶级地位,在党史叙述中不断被赋予神圣的想象色彩。对无产阶级英雄形象的高度期望,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包装进口,在重重包裹的工人阶级研究中为...  

评分

在无数政治口号和纲领性文本中反复登场的“工人阶级”一词,早已成为中国人的论说方式中的惯性思维,“工人阶级”本身的存在及其阶级地位,在党史叙述中不断被赋予神圣的想象色彩。对无产阶级英雄形象的高度期望,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包装进口,在重重包裹的工人阶级研究中为...  

评分

在无数政治口号和纲领性文本中反复登场的“工人阶级”一词,早已成为中国人的论说方式中的惯性思维,“工人阶级”本身的存在及其阶级地位,在党史叙述中不断被赋予神圣的想象色彩。对无产阶级英雄形象的高度期望,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包装进口,在重重包裹的工人阶级研究中为...  

用户评价

评分

补mark

评分

工人阶级并非铁板一块。地缘、性别、工种技术含量有决定性的影响。帮派政治。中国的政治现实其实没有什么大的断层。起码在民国时候。

评分

工人阶级并非铁板一块。地缘、性别、工种技术含量有决定性的影响。帮派政治。中国的政治现实其实没有什么大的断层。起码在民国时候。

评分

值得重读。

评分

民国时期的上海工人并非铁板一块。技术性工人的待遇最好,收入最高,他们战斗性最强,积极参加各种罢工活动,而且乐于接受激进派工人领袖(共产党)的领导;半技术性工人的收入稍次,参加罢工的热情不如技术性工人,由于工作不太稳定,他们倾向于加入帮派(青帮、洪帮)寻求保护,倾向于接受保守派工人领袖(国民党)的领导;非技术性工人的收入和斗争热情都最低,他们对任何罢工活动都缺少兴趣。工人内部存在截然不同的阶层,所以民国时期的上海工人运动根本不是所谓的共产党领导的结果,而是有复杂的地域与产业因素,是帮派、国民政府、共产党三方共同作用的结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