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彦颐(Dorothy Ko)美国斯坦福大学国际关系学学士、东亚历史系博士,专攻明清社会史及比较妇女史。曾任教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及新泽西州立罗格斯大学历史及妇女研究系,现为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巴纳德分校历史系教授。近作有(步步生莲:绣鞋与缠足文化)(Every Step a Lotus; Shoes for Bound Fee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1)及(灰姑娘的姐妹:缠足的修正历史)(Cinderella's Sisters: A Revisionist History of Footbinding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5)等书。
本书的要旨是改写五四史观对传统妇女史的论述。明末清初巨大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变迁,促进了“才女文化”的繁荣。其中最突出的是坊刻的兴起、读者大众群的出现,对情感的重新关注,名妓文化能见度的提升、女性教育的提倡,女性出游机会的增多及女子特性的重新定义等。因此,本书认为,明末清初的江南闺秀远不是受压和无声的。这些妇女在男性支配的儒家体系中,创造了一种丰富多彩和颇具意义的文化生存方式。作者通过儒家理想化理论、生活实践和女性视角的交叉互动,重构了这些妇女的社交、情感和智力世界,透过妇女生活。本书提出了一种考察历史的新方法。这种方法是以具体了解妇女是如何生活为前提的。 作者简介:
高彦颐(Dorothy Ko)美国斯坦福大学国际关系学学士、东亚历史系博士,专攻明清社会史及比较妇女史。曾任教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及新泽西州立罗格斯大学历史及妇女研究系,现为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巴纳德分校历史系教授。近作有(步步生莲:绣鞋与缠足文化)(Every Step a Lotus; Shoes for Bound Fee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1)及(灰姑娘的姐妹:缠足的修正历史)(Cinderella's Sisters: A Revisionist History of Footbinding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5)等书。
僅以46頁其中一段為例: 原文:“There is also the frequent admonition that excess betrays vulgarity.”居然翻譯成:“還有一些勸告,其庸俗性表現的更過分。” 先不說您語法了,單說把vulgar譯成“庸俗”就完全無視語境吧?!附庸風雅這種正面向上積極健康有益市民文化...
评分虽然女性研究热潮早过,但如今美国各大学比较文学系仍保留专门的女性研究方向。中国大陆的女性研究似以现当代为多,名正言顺世界影响,似乎中国古代女性两千年都是行尸走肉。这本书理性客观,材料丰富,论述严密,体现社会演化的复杂性,学术功底很厉害,让人感叹理论确实是指...
评分挑战传统的五四妇女史观:传统社会的女性的历史就是压迫史,女性作为男性的附庸,缠足表现尤其突出,被解读为取悦男性而残害女性健康。 作者先从规范上谈儒家对女性的要求,即三从;然后从具体实践中去发现三从是如何被践行的;再就是从女性本身入手,从她们诗文书信中发掘她们...
评分挑战传统的五四妇女史观:传统社会的女性的历史就是压迫史,女性作为男性的附庸,缠足表现尤其突出,被解读为取悦男性而残害女性健康。 作者先从规范上谈儒家对女性的要求,即三从;然后从具体实践中去发现三从是如何被践行的;再就是从女性本身入手,从她们诗文书信中发掘她们...
评分几个月前读《再生缘》,看到孟丽君花烛潜逃之前,自写真容,中有一句“湘裙半舞见金莲”。自写真容无疑是从《牡丹亭》里杜丽娘那儿衍化出来,而在遮蔽物下微微露出的小脚这个意象在前人的描写里更为常见。《香莲品藻》里提到的小脚的三上三中三下九种好处,这“三下”就是帘下...
作者通过爬梳明清时期江浙地区女文人的家庭生活与人际关系向读者展现了一个似乎迥异于儒家意识形态的才女世界,其中女性通过知识,在明清商业社会发展出来的缝隙中展现出自身的能动性,流动力与相对的独立。不同于以往的认识,这种能动性不表现为一种和dominant-culture对立的counter-cultuer,而是取决于个体在不同关系中能够获得的资源和利用的条件。也就是说,传统儒家的父权家庭在明清的江南上流社会中表现为一种非控制的控制,Ko用这一分析对话五四以降的父权批判,强调明清中国的父权制度要更怀柔多元和动态,但却也因此更加难以催生出“女性”的抗争。
评分感觉视角和切入都很狭隘,展开论述的太无聊。
评分翻译很漂亮。虽然存在热评中说的一些缺点,但西方人对中国文化的讨论好像都存在类似的迷局,和中国人自己的研究切入点、解读方式存在很大不同。有很多信息和视角对我来说还是很有趣的。
评分啓發太大了。6月23日二刷完畢,做了詳細筆記。
评分作者母語是中文,譯稿也是親審的,繙譯應該不是大問題。書的選題很好,立意也挺高,想顛覆女性史的敘事邏輯和傳統,但此切入點和目標之間有張力。五四以來的女性史研究思路是有問題甚至帶有先驗性,但選傳統社會中少數「才女」並不能完全用來衝擊宏大敘事,甚至也可以嵌入舊的解釋體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