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涛
1970年生于天津,1989年考入清华大学攻读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后弃工从文,改读中文系研究生。1999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攻读中国现代文学专业博士学位,毕业后留系任教,曾在《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北京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出版译著《现实主义的限制——革命时代的中国小说》。
本书以早期“新诗集”为研究对象,通过考察“新诗集”的出版、接受、编撰及历史评价等环节,重视审视“新诗的发生”这一历史命题。从一种整体性的社会、文化视角,尽量回到原初现场,从共时角度展现错杂、纷乱的历史表象,从而对一般的有关新诗的线性历史想象,提出自己的质询。
仔细梳理了作者,社会,政治之互动,是用心之作。但形式上割裂“新诗”,解读依然一次次陷入死局。 “新诗”,是滤出文明脉动的语言之网。透过它,方可见作者,读者,社会,历史之浩荡沧桑。 缺乏对文字的审慎与洞察力,同样可见于叙述用词错乱繁杂。解读,竟成了文意的迷障。 ...
评分仔细读了它的上编。下编是跳读的。很不错的一本书,资料特别丰富,从中了解了新诗发轫期一些有趣的笔墨官司及其它。北大学者做学问最大特点就是在资料上“竭泽而渔”,每一章的注释都多到令人汗颜,书末列的参考文献也多得惊人!总之很扎实,所以能从中获得的新发现和新思路、...
评分仔细梳理了作者,社会,政治之互动,是用心之作。但形式上割裂“新诗”,解读依然一次次陷入死局。 “新诗”,是滤出文明脉动的语言之网。透过它,方可见作者,读者,社会,历史之浩荡沧桑。 缺乏对文字的审慎与洞察力,同样可见于叙述用词错乱繁杂。解读,竟成了文意的迷障。 ...
评分仔细读了它的上编。下编是跳读的。很不错的一本书,资料特别丰富,从中了解了新诗发轫期一些有趣的笔墨官司及其它。北大学者做学问最大特点就是在资料上“竭泽而渔”,每一章的注释都多到令人汗颜,书末列的参考文献也多得惊人!总之很扎实,所以能从中获得的新发现和新思路、...
评分让人有距离感。体系上大致能感受到其用意与梳理方法,但是无法进入深层阅读状态。
评分新诗研究的典范之作
评分新诗研究的典范之作
评分材料编织的真好,每一句判断后都跟着恰好的引言,然后再深发的阐述,熨帖又妥当,再看材料,涉及的面之广,人之多,所刊登的杂志之宽,让人只能敬佩。而在立意上,两个部分虽然有某种断裂,但是两个部分都实在无可挑剔,如果说前部分是布尔迪厄的“场”的问题,后部分大概是不间断的对一重重装置的倒错的辨认:新文化运动中文学本有的多条发展线索最后被白话运动占了上风,启蒙的文学的历史发生动因,自律的文学,诗与诗艺,呈现出时间推移下围绕着《尝试集》和《女神》发生的种种暗涌,一种曲折的自我角力与虽然在场域上隐没下来但并不能否定的潜流。
评分总体男神。 干货到不能更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