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讲稿》用于了解纳博科夫的艺术观。不同于他的文学创作,在这部《文学讲稿》中,纳博科夫以简洁明晰的语言、深入浅出的方式,明确地表达了他对所讨论作品的看法。可以说,观点鲜明、独到是这部《文学讲稿》的一个特点。《文学讲稿》的另一个特点,是从本文出发,从分析作品的语言、结构、文体等创作手段入手,抓住要点,具体分析,充分突出了作品的艺术性,点明了作品在艺术上成功的原因。《文学讲稿》还有一个特点,即较多地引用了作品的原文。这一方面保留了此书原为课堂讲稿的本色,另一方面也具体说明了作者的见解是如何形成的。饶有意味的是,经过纳博科夫的讲解,作品中那些原来并未显示出深长意味和特殊价值的文字,就像突然暴露在阳光之下的珍珠,骤然发出绚丽的光彩。
纳博科夫屡屡拿自己的“蝶类专家”身份说事儿,所以1970年冬天美西北大学为庆祝他的70大寿,特别选择蝴蝶作为特刊的装饰图案。纳博科夫表示理解:“蝴蝶是本书考虑最周全最感人的方面之一”,但他改不了臭脾气,还是针对其中的一幅蝴蝶照片发表了公开声明:“Nymphalidae只是它...
评分推荐一下这本书吧。它就放在我的床头。 我喜欢这书的原因有二,一是它的作者纳博科夫是个小说家,同时也是昆虫学家和大学的文学课讲师的综合身份。作为一个很会写小说的人,他的作品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方面而言,都可以笑傲俄罗斯文坛,“作家”这个行当的把戏自然比我们这些普...
评分这本书的质量不如我的想象,可能因为是作为给本科生上课用的讲稿。不过正好重听了一下Current93的Song for Douglas After He's Dead,觉得可以作为对这些作家和他们的书的绝佳吊唁。灵魂战胜时间,正如卡夫卡笔下的变形者死去,人们如虫一般活着。 纳博科夫也是在传统的贵族教...
评分1、 像纳博科夫一样读书 我对作家纳博科夫的了解十分有限,几乎没读过他的作品。之前只看过库布里克导演的据其原著改编的电影《洛丽塔》。在我的印象中,他应该是一位古灵精怪、个性张扬的艺术家,笔下的作品自然免不了有些惊世骇俗。 今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出了主万译的《...
有人大力推荐,却有点不那么名至实归。最喜欢第一篇分析,后面总觉得有点过了。
评分纳博科夫是个细节控。熟读很多遍之后,小说的时间性消失了,如画一般展现在眼前。好的文学经得起凝视与推敲,就像从黑沉沉的时间之河中跳出来,看到两岸错落地开满了花。
评分看了最后附上的试卷,这门课考起来应该挺头疼的
评分多人联手,译笔很好。写得精致,值得本行借鉴。显然需要重读那些小说后再来重读这本。
评分就这破书,不看也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