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1920-1995),中國女作傢。祖籍河北豐潤,生於上海。1943年開始發錶作品,代錶作有中篇小說《傾城之戀》、《金鎖記》、短篇小說《紅玫瑰與白玫瑰》和散文《燼餘錄》等。1952年離開上海,1955年到美國,創作英文小說多部。1969年以後主要從事古典小說的研究,著有紅學論集《紅樓夢魘》。已齣版作品有中短篇小說集《傳奇》、散文集《流言》、散文小說閤集《張看》以及長篇小說《十八春》、《赤地之戀》等。
《流言》的彆具一格,不僅在於此書所收三十餘篇長短散文乾淨利落、機警犀利的文體,誠實不僞、迥於傳統女性書寫風格的衝擊力,還在於全書配有作者親繪的二十二題精妙插圖,使《流言》煥發齣圖文並茂的獨特的藝術魅力。
這部《流言》圖典本保留瞭張愛玲當年為《流言》所配的全部插圖,隻有一個例外,即初版本采用的張愛玲三幅個人生活照,因翻製效果不佳,隻能割棄。此外,《更衣記》一篇,還有一個發錶於一九四三年一月上海《二十世紀》英文月刊第四捲第一期上的英文版《中國人的生活和時裝》,文中另附有張愛玲親繪的十二幅美妙插圖,也差一點被埋沒,近年纔被人發掘齣來,一並收入圖典本。
精致繁缛的文字也可以剃刀一样精准,张爱玲就是有这本事。 她的有些话让人不很舒服,因为被最里层的脸皮被划伤。看她嘲讽小市民的自私空虚,一并是自嘲和嘲笑读者,读的人开始还觉得挠痒痒可过瘾,不小心就挠狠了,一把抓的鲜血淋漓。 放下书,我们这些自私的人若无其事的活下...
評分有个外国姑娘,到中国来了两年,故宫、长城、东方蒙特卡罗、东方威尼斯,都没瞻仰过,对于中国新文艺新电影似乎也缺乏兴趣,然而她特别赏识中国小孩,说“真美呀,尤其是在冬天,棉袄、棉袴、棉袍、罩袍,一个个穿得矮而肥,蹒跚地走来走去。东方人的眼睛本就生得好,孩子的小...
評分 評分之前错看几本不爱看的书,胃口坏下去。直到找张爱玲的散文集《流言》来看,本意因为自己多读男人写的书,难免对些事情看法偏颇。《傲慢与偏见》不就教人敞开心胸么,尤其对爱人。这么为了折转从前对张的小说偏见,也应该看一看的。 除去体裁造成的阅读差异,好书的体验大约分...
評分我还是更喜欢炎瑛的,开朗,也很有才气,她说的两句话我非常喜欢。看了整本书以后,张爱玲的话没能记下来, 她的两句话倒是倒背如流了。
還是更愛讀張散文
评分感覺就是“小說寫纍瞭寫寫散文歇會兒吧” 輕鬆得多 但天纔還是天纔 隨意起來還是字字珠璣
评分小妹說看不懂
评分非常難得的插圖版本,保留瞭張愛玲早年間的多幅手繪圖,還穿插瞭很多珍貴的老照片。結閤文章一起看,感覺一下子穿越進瞭老上海的氛圍裏。
评分精靈敏銳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