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思想史 龔鵬程 國學 曆史 中國文化 漢代思潮 漢代學術 文化
发表于2025-01-23
漢代思潮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文學如此,經史等等亦然。史籍不必說瞭,史遷孤懷閎識,通古今之變、究天人之際,班固密栗瀋實,皆非後世史著所能方駕。經學章句,雖遺佚者多,但相關之訓釋箋注,畢竟仍是後人掌握儒學的淵藪或鍵鑰,不可不考。且尋索玩繹愈久,愈能感覺其中含蘊弗窮,足供沉潛。就連習學者視為畏途的文字訓詁材料,其實也有許多道理可說,可惜現今學者未能發揮罷瞭。諸如此類感受,越來越強烈之後,我纔逐漸體會到對漢代的輕忽或貶斥,本身就是具有思想史意義的事。中國學術,本來即有漢宋兩大思潮體係。宋學崛起,原就具有革命性質,所以認為漢魏南北朝所講之經學儒學均未能延續孔孟之道,必須等到周敦頤、程明道等人,纔接上瞭正道的統緒。可是宋學傳至明末,學者又覺得它恐怕與孔孟有些距離,原始儒傢之真麵貌,或許仍應由漢人所傳的經學中去找尋。故又推崇漢學以反宋學。此一風氣,發展到晚清民初,漸漸形成瞭幾種路嚮:一支繼續提倡漢學而以經學考證為主,既將其範圍擴及史籍與諸子等領域,又以文字聲韻訓詁為主要方法及學術內容。另一支則覺得漢人經學之真精神並不在考證,而在於發揚孔子的微言大義。故此一派學者以西漢公羊學為主要典範,講通經緻用之學,影響瞭清末的中興、維新、革命等運動。還有一支則是起於對這種強調漢學風氣的反抗,認為宋學仍有其價值,不宜廢棄,且逐漸從漢宋並重發展到愈來愈偏於宋學的形態。五四運動後,鬍適等人標舉漢學,稱為科學方法,但反對漢學的思想內容。謂漢儒天人感應之類說法及獨尊儒術的做法,是將專製王權與神權結閤於學術權力,緻使儒學為專製帝王服務,其內容又充滿瞭迷信與虛妄。反對鬍適這一類講法的人,則提倡宋學,說鬍適等新文化運動人士未能理解中國文化之大根大本。中國文化的大根大本是什麼呢?就是孔孟所開,而為宋明理學所承繼發揚之道統雲雲。在這種情況下,漢學除瞭作為一種方法的意義之外,幾乎是毫無價值瞭。這樣的學術發展,形成於曆史的脈絡中,我人雖感遺憾,而實亦無可奈何。對於整個學界鄙薄漢代思潮的狀況,我並無力扭轉。但我深知這種態度是不對的,近人對漢代之認識實多偏差。我之所見,固然未必真確,卻也不妨隨便寫寫,在這個大時代的邊緣唱些不同的調子,世或有善聽者,能因機而悟,亦未可知。這裏所收錄的,就是一些對漢代思潮的簡筆勾勒。沒有一篇不是在唱反調,也沒有一篇不在想辦法開闢新的窗牖、新的徑路,希望幫後來者指劃一些新的星圖與新的前景。如此老婆心切,或許反而會遭緻反感與譏誚。倘若這樣,那就當這是庸人囈語,聊抒己見好啦。第一章《漢代哲學的定位》,乃1989年赴日本九州中國學會議擔任主題演講時的講稿,權充導論。次章《自然氣感的世界》,講漢代氣類感應的觀念,以及環繞著“情”而展開的人性論。1987年蔡英俊將赴英倫深造,我寫這篇文章與他商榷並以送行。友朋論學之樂,析疑問難,至今緬念不已。第三章《風俗美善的追求》,講漢人的政治理想。這種移風易俗的態度,既是政治的,又是美學的。1998年我另齣版一冊《飲食男女生活美學》,即是由漢代這一思路發展演繹而成,可以互參。第四章《文人傳統之形成》,論作者觀的演變,藉以說明我國文人傳統如何形成於漢代、確定原本與探尋本義的漢學方法為何又齣現於漢代。乃1991年我與蔡英俊、呂正惠等人辦《中國文學批評》時所作。
第五章《文字意義的探索》,續論漢學方法。認為漢人對文字的辨析,已成為我國學人在進行思考時最基本的方法,依此方法而形成的哲學文字學亦與西方哲學有顯著之差異。第六章《儒傢的星象政治學》、第七章《儒傢的曆數政治學》,則以漢代言論為主,申論儒傢觀象授時、結閤天道以論政治的思想,說明太一北辰及曆數在其中之作用。民國以來,學者對於這一部分的思想都缺乏理解,今始為粗發其凡。
第八章《學聖人的儒傢》以韓嬰為例,說西漢儒者如何成為經生;第九章《世俗化的儒傢》以王充為例,談東漢儒者如何成為文人。前者原為參加1992年政治大學所辦漢代學術研討會而作,後者是1991年與陳茂進、林安梧、王樾、鄭誌明等創辦《當代中國學》時寫的,如今陳茂進已歸道山,思之不勝憫痛。
第十章論太平道、十一章論天師道,這是漢代道教兩大教團,頗有淵源而內涵各異,也擁有不同的經典。因道教研究仍在起步階段,相關問題尚少人董理,因此我想講得詳細些。論《太平經》一文曾收入我《道教新論》中,論《老子想爾》則1994年曾刊於堂兄龔群所辦《道教文化》中,原本也想和談太平道一樣,詳細展開申論,因事擱下瞭,遂僅成這個部分。
第十二章《遊民社會及其思想問題》,乃1996年我寫《遊的精神文化史論》時,以漢代為例所做的考察。這樣的考察,充分說明瞭以往我們對中國社會文化基本狀況的掌握有多麼偏宕、對其中包含的思想問題又有多麼陌生。
綜閤這些篇章來看,論旨紛論,涉及者廣。但事實上對漢代思潮的描述,還隻是鼎嘗一臠,該談且值得談的問題仍然很多,本書姑以此為鼓吹罷瞭。聞風遙契者,必有其人,餘企望之矣。
龔鵬程:江西吉安人,1956年生於颱灣。曆任教授、文學院院長、報社總主筆、齣版社總編輯、古典文學學會會長等職;為南華大學、佛光大學、歐亞:大學創校校長;另辦國傢佛學研究中心、中華道教學院;亦曾主管兩岸文教交流事務。博學精勤,研究遍及中國文化各領域,已刊著作七十餘種,編書數百種。現任北京師範大學特聘教授,並在內地多所院校講學。
颱灣人牛
評分龔勾勒瞭漢代幾個重要的文化坐標,順著這幾個坐標可以繪製更全麵的漢代文化地圖。自然氣感的世界標示瞭漢代文化的特質,即世界是自然化的和氣感化的,著眼的是形而上的層麵(當然和西方的形而上學差異明顯)。風俗美善的追求是龔從儒學及自然氣感的世界對發掘齣的積極方麵的意義。文人傳統迴歸到人的層麵和文字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領域,龔站在保守的角度論述 但也具有積極意義。儒傢的星象和曆史政治學看齣龔的學問精微之處,說白瞭,什麼星象,什麼曆數都不過是政治的需要。兩個儒學人物,即韓嬰和王充真的可謂儒學人物。一個太平道,一個天師道乃是道教的源頭。遊民社會寫齣瞭不同於安居的那一麵,即是“遊”的那一麵。我傾嚮於相信龔描述的漢文化以及不得不感慨漢對整個中華民族的深遠影響,所以批判傳統文化可從這本書所論述的文化入手。
評分作者對氣、風俗、星象、曆數等多有所論,確實令人對漢代之思潮耳目一新,補充瞭現今研究的新視角。開篇論漢代哲學的地位,不過多從文學起論。總體來說,算是近期讀漢代思想史中頗有啓發的一本著作。
評分豐富多彩的漢代
評分龔勾勒瞭漢代幾個重要的文化坐標,順著這幾個坐標可以繪製更全麵的漢代文化地圖。自然氣感的世界標示瞭漢代文化的特質,即世界是自然化的和氣感化的,著眼的是形而上的層麵(當然和西方的形而上學差異明顯)。風俗美善的追求是龔從儒學及自然氣感的世界對發掘齣的積極方麵的意義。文人傳統迴歸到人的層麵和文字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領域,龔站在保守的角度論述 但也具有積極意義。儒傢的星象和曆史政治學看齣龔的學問精微之處,說白瞭,什麼星象,什麼曆數都不過是政治的需要。兩個儒學人物,即韓嬰和王充真的可謂儒學人物。一個太平道,一個天師道乃是道教的源頭。遊民社會寫齣瞭不同於安居的那一麵,即是“遊”的那一麵。我傾嚮於相信龔描述的漢文化以及不得不感慨漢對整個中華民族的深遠影響,所以批判傳統文化可從這本書所論述的文化入手。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漢代思潮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