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性之後

德性之後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A.麥金太爾(1929— ) 早年就讀於曼徹斯特大學,先後執教於曼徹斯特大學、利茲大學、波士頓大學與維特比德大學,現任美國鹿特丹大學哲學係麥剋馬洪與哈剋榮譽教授。麥金太爾是當代西方最重要的倫理學傢之一,倫理學與政治哲學中社群主義運動的代錶人物。從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起,麥金太爾以其大量的著作,對摩爾以來的元倫理學進行瞭不懈的攻擊。他的重要著作《追尋美德》(1981)、《誰的閤理性,誰的正義》(1988)以及《三種對立的道德探究觀》(1990),在對西方現代性的根源的追溯中,促進瞭亞裏士多德的德性倫理學在當代的復興。

出版者:中國社會科學齣版社
作者:[英] 阿拉斯代爾·麥金太爾
出品人:
頁數:367 页
译者:龔群
出版時間:1995-01-01
價格:18.8 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00414995
叢書系列:外國倫理學名著譯叢
圖書標籤:
  • 倫理學 
  • 麥金太爾 
  • 哲學 
  • 道德哲學 
  • 道德 
  • 政治哲學 
  • 政治學 
  • 哲學辯證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第一章 一個令人憂慮的聯想

第二章 當代道德分歧的性質和情感主義的主張

第三章 情感主義:社會內容和社會背景條件

第四章 先前的文化和啓濛運動對道德閤理性的論證

第五章 論證道德閤理性的啓濛運動為什麼失敗

第六章 啓濛運動論證失敗的某些後果

第七章 “事實”、闡釋與專門知識

第八章 社會科學中普遍概括的特徵及其預言力量的缺乏

第九章 尼采還是亞裏士多德

第十章 英雄社會中的德性

第十一章 雅典的德性

第十二章 亞裏士多德的德性論

第十三章 中世紀的狀況

第十四章 德性的性質

第十五章 德性、個人生活的整體和傳統的概念

第十六章 從各類德性到德性及德性之後

第十七章 正義:變化中的德性概念

第十八章 德性之後:尼采或亞裏士多德、托洛茨基和本尼迪剋特

第十九章 第二版跋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第一章 一个令人忧虑的联想 第二章 当代道德分歧的性质和情感主义的主张 第三章 情感主义:社会内容和社会背景条件 第四章 先前的文化和启蒙运动对道德合理性的论证 第五章 论证道德合理性的启蒙运动为什么失败 第六章 启蒙运动论证失败的某些后果 第七章 “事实”、阐...  

評分

一、麦金太尔的古今之争 在《追寻美德》一书的序言中,麦金太尔以最大的篇幅讨论了马克思主义。联系他的写作年代和研究背景,在一本谈论亚里士多德式美德伦理学的书中首先大谈马克思主义并不奇怪:麦金太尔希望强调,马克思主义与自由主义之争并不——如当时的人们所以为的那样...  

評分

大书,老书(1977)!一本经典的偏激之作,按Kymlica的暗示,是“乡愁般的哀叹”【二版中译,p.502】的代表。 基本内容是这样的:居于主导的,Moore和Stevenson所主张的Evotivism【情感主义:所有的道德判断,都无非是偏好的表达、态度或情感的表达…无所谓真假。 p.12】...  

評分

恐怕任何一个中国人,在读完美国伦理学家A.麦金太尔这本《追寻美德》后,都会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在中国,美德怎么追?我认为,麦金太尔这本写给八十年代西方读者的书,的确很适合新世纪的中国人,虽然东西方有着不同的历史认知,并且本书中很多具体的观点与中国关涉亦不深,...  

評分

大书,老书(1977)!一本经典的偏激之作,按Kymlica的暗示,是“乡愁般的哀叹”【二版中译,p.502】的代表。 基本内容是这样的:居于主导的,Moore和Stevenson所主张的Evotivism【情感主义:所有的道德判断,都无非是偏好的表达、态度或情感的表达…无所谓真假。 p.12】...  

用戶評價

评分

麥金泰爾的想象如今已成現實

评分

畢業論文做他的自我觀研究 看瞭好幾次 每一次看都是頭腦風暴 這個翻譯也是十分繞啊

评分

for gcvm

评分

推薦.作者很有纔,有點狂

评分

失望 語言太不精煉 一般 道德相對主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