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伦理学 麦金太尔 哲学 道德哲学 道德 政治哲学 政治学 哲学辩证
发表于2025-05-29
德性之后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第一章 一个令人忧虑的联想
第二章 当代道德分歧的性质和情感主义的主张
第三章 情感主义:社会内容和社会背景条件
第四章 先前的文化和启蒙运动对道德合理性的论证
第五章 论证道德合理性的启蒙运动为什么失败
第六章 启蒙运动论证失败的某些后果
第七章 “事实”、阐释与专门知识
第八章 社会科学中普遍概括的特征及其预言力量的缺乏
第九章 尼采还是亚里士多德
第十章 英雄社会中的德性
第十一章 雅典的德性
第十二章 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
第十三章 中世纪的状况
第十四章 德性的性质
第十五章 德性、个人生活的整体和传统的概念
第十六章 从各类德性到德性及德性之后
第十七章 正义:变化中的德性概念
第十八章 德性之后:尼采或亚里士多德、托洛茨基和本尼迪克特
第十九章 第二版跋
A.麦金太尔(1929— ) 早年就读于曼彻斯特大学,先后执教于曼彻斯特大学、利兹大学、波士顿大学与维特比德大学,现任美国鹿特丹大学哲学系麦克马洪与哈克荣誉教授。麦金太尔是当代西方最重要的伦理学家之一,伦理学与政治哲学中社群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麦金太尔以其大量的著作,对摩尔以来的元伦理学进行了不懈的攻击。他的重要著作《追寻美德》(1981)、《谁的合理性,谁的正义》(1988)以及《三种对立的道德探究观》(1990),在对西方现代性的根源的追溯中,促进了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伦理学在当代的复兴。
麦金泰尔的想象如今已成现实
评分如果现实的道德语言真如作者所说,处于严重无序的状态,如果情感主义自我对道德的解释缺乏任何终极标准,那么,谁又有资格来制定这样一种“终极标准”呢?我们又怎么能知道这就是我们期望的那种“终极标准”呢?
评分如果现实的道德语言真如作者所说,处于严重无序的状态,如果情感主义自我对道德的解释缺乏任何终极标准,那么,谁又有资格来制定这样一种“终极标准”呢?我们又怎么能知道这就是我们期望的那种“终极标准”呢?
评分失望 语言太不精炼 一般 道德相对主义
评分道德话语名实不符在现代是很突出,各种go beyond的冲动势所必至,黑格尔想炼石补天,只是层出不穷的危机体验之下愿意买这份账的已经不剩几个。
摘 要:英國哲學家麥金泰爾在其名著《德行之後》從德行倫理學的立場對康德倫理學提出四項批評,分別針對其「規則倫理學」、「嚴格主義」、「形式主義」,以及其「對於人類理性的貧乏概念」。英國學者歐尼爾、貝朗與阿塔納蘇里斯均指出︰ 麥金泰爾的批評係建立在對康德倫理學著...
评分 评分自由主义思想在现代西方政治文化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位置。对此,麦金太尔在《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中指出:“现代政治制度内部的当代争论几乎是排他性地在保守派的自由主义者、自由派的自由主义者和激进派的自由主义者之间展开的。在这种政治制度中几乎没有对制度本身的批判...
评分种种追寻都摆脱不了现代世界的黑暗。麦金太尔虽然说自己不是悲观主义者,但那只不过说明他不是我们所说的一般的悲观主义者罢了。同维特根斯坦的某些论述对比一下会很有意思。他们把世界的黑暗视作它的本性,而非它的某种走向或某种趋势。作为一盏明灯,让我们清醒的没入黑暗。 ...
评分摘 要:英國哲學家麥金泰爾在其名著《德行之後》從德行倫理學的立場對康德倫理學提出四項批評,分別針對其「規則倫理學」、「嚴格主義」、「形式主義」,以及其「對於人類理性的貧乏概念」。英國學者歐尼爾、貝朗與阿塔納蘇里斯均指出︰ 麥金泰爾的批評係建立在對康德倫理學著...
德性之后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