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社会学,ISBN:9787208042919,作者:(德)格奥尔格·西美尔著;曹卫东译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非常好,看的小激动。齐美尔论述宗教的文章不多,但给人的启发很多。
评分同年人大版《现代人与宗教》五文中曹卫东所译三文,加李放春译自英文、李猛校的《1870年以来德国生活与思想的趋向》。
评分宗教因何产生?齐美尔将其归因于人的情绪。宗教情绪滋生于独特的社会关系,并不断超验化与客观化,宗教对象则随之产生。灵魂自己产生客体,又从社会现实找到对应。宗教是一切灵魂旨趣的交接点。
评分因为齐美尔区分了宗教和宗教性...所以我想再读一遍
评分1、论宗教社会学:信仰与整合性(强调社会关系中“生”出宗教,费尔巴哈式投射主义色彩浓重)2、宗教的地位问题(生命不是由宗教来完成的,生命的完成就是宗教的实现,宗教不是生命之外的任一客体)宗教是一种灵魂的现实性需要,是灵魂的一种内在活动,“宗教天性”,普遍类型的宗教由天国实体、超验事实向生命的宗教结构和内在现实性(我们实存的形而上学的自我意识)转变。超验退居于生命范围之内。3、论宗教。宗教是世界图景的一种总体性。生命领域能使宗教转型的三个部分:人对待自然、命运、周围人世的态度。4、附录:1870年以来德国生活与思想总的趋向是:生活日趋“外化”(externalization)技术的发展、财富的积累,文化和精神却没有达到相应的进步。祭出叔本华、尼采之后,沿社会分工妇女宗教科学哲学问题一路思考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