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家族、宗族关系研究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家族、宗族关系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李卿
出品人:
页数:324
译者:
出版时间:2005-02
价格:21.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08051843
丛书系列:中国家庭·家族·宗族研究系列
图书标签:
  • 魏晋南北朝
  • 魏晋南北朝史
  • 宗族
  • 秦汉史
  • 已购
  • 历史
  • 魏晋南
  • 魏晋
  • 秦汉魏晋南北朝
  • 家族
  • 宗族
  • 社会结构
  • 历史研究
  • 中国史
  • 亲属关系
  • 地方社会
  • 宗法制度
  • 家族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从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庭结构、乡里社区内居民的姓氏分布状况入手,着重探讨了这一时期家族宗族内部各成员间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互动关系以及家族宗族关系对外部社会所产生的影响。本书认为:尽管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尚未见家族、宗族组织,没有族长,没有合族祭祖的祠堂,没有族产,除律、礼所规定的家族、宗族制度外也尚未见族规之类的有关家族、宗族的特殊制度,但这并不影响家族、宗族的向心力、凝聚力。家族、宗族的向心力、凝聚力主要表现为家族、宗族中人在经济上赈恤宗族、收养孤寡,政治上互相支持提携,生活上的互助等等。另外,地主豪强也会利用族众势力武断乡曲;战乱时豪民也会拥族众白重。这些都反映出家族、宗族关系与家族、宗族观念仍影响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本书还对家族、宗族问题研究的传统误区作了辨析,指出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家族、宗族与士族不是同一概念,家族、宗族与所谓的“庄园制”的也并无关系,不能以对士族或对所谓“庄园制”的研究代替对家族、宗族制度的研究。

作者简介

李卿,1973年生,河北省定州市人,1999年在河北师范大学获史学硕士学位。2002年获厦门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国古代经济史、社会史,现任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编辑。已发表的学术论文有《(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嘉禾吏民田家�)性质与内容分析》、《论宋代华北平原的桑蚕丝织业》、《秦汉魏晋南北朝的“家族”“宗族”概念的界定》、《汉魏晋南北朝的家族、宗族与所谓的“庄园制”关系辨析》、《李显甫集诸李开李鱼川史事考辨--兼论魏收所谓的太和十年前“唯立宗主督护”》等多篇。

目录信息

绪论
一、 学术史回顾与问题的提出
二、 本书的研究方法与思路框架
三、 家族、宗族基本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家庭结构

第一节 出土文书中所见家庭成员结构统计分析
第二节 历史文献中所见同居共财大家庭及其同居情况分析
第三节 同居共财大家庭在家庭结构中所占比例推算
第四节 同居共财大家庭存在的条件与难以普遍的原因

第二章 乡里社区内的家族、宗族聚居与异姓杂居

第一节 乡里社区居住分布的的一般情况
第二节 实证资料中所见的乡里社区的姓氏分布

第三章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家族关系与社会生活

第一节 礼制、律令对家族制度的规定
第二节 家族成员间在社会生活中的互动关系

第四章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宗族关系与社会生活

第一节 宗族关系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第二节 宗族活动的组织状况

第五章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家族、宗族关系对社会的影响


第一节 家族、宗族关系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影响
第二节 家族、宗族关系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第三节 家族、宗族关系对社会思想文化教育的影响

附论
第一章 士族、庶族与家族、宗族关系辨析
第二章 家族、宗族与所谓的“庄园制“关系辨析

附录一 赵郡李楷后裔世系表
附录二 陈郡谢裒后裔世系表

参考文献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开篇已是让人印象极差,又是典型的书呆子式“研究”。 首先,说20-40年代研究基本是空白,举了几个例子,竟然不提杨联陞先生《东汉的豪族》这样的名作,豪族虽然不等同宗族,但作为后学研究这方面,这种开山奠基式的专项研究著作,怎么可以视而不见。 其次,感觉对文字的控...

评分

开篇已是让人印象极差,又是典型的书呆子式“研究”。 首先,说20-40年代研究基本是空白,举了几个例子,竟然不提杨联陞先生《东汉的豪族》这样的名作,豪族虽然不等同宗族,但作为后学研究这方面,这种开山奠基式的专项研究著作,怎么可以视而不见。 其次,感觉对文字的控...

评分

开篇已是让人印象极差,又是典型的书呆子式“研究”。 首先,说20-40年代研究基本是空白,举了几个例子,竟然不提杨联陞先生《东汉的豪族》这样的名作,豪族虽然不等同宗族,但作为后学研究这方面,这种开山奠基式的专项研究著作,怎么可以视而不见。 其次,感觉对文字的控...

评分

开篇已是让人印象极差,又是典型的书呆子式“研究”。 首先,说20-40年代研究基本是空白,举了几个例子,竟然不提杨联陞先生《东汉的豪族》这样的名作,豪族虽然不等同宗族,但作为后学研究这方面,这种开山奠基式的专项研究著作,怎么可以视而不见。 其次,感觉对文字的控...

评分

开篇已是让人印象极差,又是典型的书呆子式“研究”。 首先,说20-40年代研究基本是空白,举了几个例子,竟然不提杨联陞先生《东汉的豪族》这样的名作,豪族虽然不等同宗族,但作为后学研究这方面,这种开山奠基式的专项研究著作,怎么可以视而不见。 其次,感觉对文字的控...

用户评价

评分

史料和架构什么的都没问题但就是读着很厌倦

评分

史料和架构什么的都没问题但就是读着很厌倦

评分

去知网查了一下,发现是作者的博士论文。读过一遍,存疑的条目数不胜数,光是各史书中“宗族”一词出现的次数我用计算机统计出的各版本答案就和作者没几个相同的。另外,有很多地方对史料的理解和作者完全不同,有一些应该是完全没有第二种理解方式的史料,作者很牵强地引以为证,这有点令人不爽。不过文章结构还是很严谨的,思路也很清楚,此乃10年前的史学了。愿当今史学能更好些,更好些吧。

评分

史料也没读懂啊

评分

附论中士族、庶族与家族、宗族关系辨析是本书点睛之笔,基本上离清了两类不同性质的概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