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遴选了作者写于上个世纪四十到六十年代的数篇代表作品(包括名文《鲁迅》、《近代的超克》等),昭示了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历史时期,竹内好的思想方式与知识立场形成与发展,及其一贯的、与众不同的思想物质。
竹内好:现代日本杰出的思想家。他在1943年与武田泰淳等人发起组织中国文学研究会,并出版《中国文学月报》直至1943年研究会解散为止。在六十年代安保运动前后成为知识界的精神领袖。对于竹内好而言,中国不是外在的“他者”,而是自我否定的内在契机,在这一悖论的层面上,竹内好把中国、把鲁迅变成了自己一生奋斗的精神原点。
站在巨人孙歌的肩头我够到了竹内好,而他的太阳是鲁迅。从各种小路走,最后都能看到这个太阳。竹内好的思考叙述驳杂而缠绕,但是出乎意料,只要集中精力读进去都可以顺利地跟着走过许多起伏拐弯,在惊觉结论之创造性与深刻同时,我竟然也可以体会思考书写的速度感和披荆斩棘的...
评分站在巨人孙歌的肩头我够到了竹内好,而他的太阳是鲁迅。从各种小路走,最后都能看到这个太阳。竹内好的思考叙述驳杂而缠绕,但是出乎意料,只要集中精力读进去都可以顺利地跟着走过许多起伏拐弯,在惊觉结论之创造性与深刻同时,我竟然也可以体会思考书写的速度感和披荆斩棘的...
评分——读韩毓海《竹内好何以成为问题》 认真地读了一遍韩毓海《竹内好何以成为问题》一文,我作为一个日本文化研究的陌生者,对韩毓海文章中辨析“明治维新”与“昭和维新”的区别很受启发。前者主题是“脱亚入欧”,但在这个过程中,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欧洲普遍主义日本政...
评分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鲁迅 我从竹内好那里读来的核心问题,既不是鲁迅在其时代中的抵抗,也不是日本和中国近代化的道路选择,也不是日本该如何实现对近代真正的“超克”,而是思想的方法究竟应该是怎样的。诚然,前者并非不重要,它们构成了竹内好关于文学、关于亚...
评分大学时不是很喜欢,最近重读,居然觉得每篇都好得要哭,连平时干巴巴的孙歌碰到竹内好都不免变得性感起来。果然所有的卡里斯玛都是精神分裂者啊。
评分读这本书有利于更清楚的看钓鱼岛问题。
评分“超克”是现代日本思想和知识的“主旋律”,而且,这个“主旋律”与日本不同时期的现实的结合,更构成了日本不同时期丰富多彩的思想“变奏曲”。日语中“近代”一词相当于我们所谓“现代”,“近代的超克”,大体上相当于“现代反思”或者“现代化的反思”之意。此外,日本的“现代”或者“近代”,以中国的划分来看,则是“现当代”。
评分如果需要仅用一个词来来贯通各篇目读后的杂想,那只能是:宙吊り。
评分有情味,做学问的殊胜。画鲁迅,终究也是画心。总有些人是乐于竹内好所谓的“边走边吃草”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