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内好:现代日本杰出的思想家。他在1943年与武田泰淳等人发起组织中国文学研究会,并出版《中国文学月报》直至1943年研究会解散为止。在六十年代安保运动前后成为知识界的精神领袖。对于竹内好而言,中国不是外在的“他者”,而是自我否定的内在契机,在这一悖论的层面上,竹内好把中国、把鲁迅变成了自己一生奋斗的精神原点。
本书遴选了作者写于上个世纪四十到六十年代的数篇代表作品(包括名文《鲁迅》、《近代的超克》等),昭示了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历史时期,竹内好的思想方式与知识立场形成与发展,及其一贯的、与众不同的思想物质。
书的扉页上记着我是05年4月1日在前门社科书店买的这本书,却直到两年后才来阅读它,而当初的社科书店老早就消失了。 当初买这本书的缘故是因为他讲了亚洲主义思想,而前天从书架上把它拿下来是因为最近正好连续看了些鲁迅研究的书,于是乘机看看竹内好书写的鲁迅。 《近代的超...
评分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鲁迅 我从竹内好那里读来的核心问题,既不是鲁迅在其时代中的抵抗,也不是日本和中国近代化的道路选择,也不是日本该如何实现对近代真正的“超克”,而是思想的方法究竟应该是怎样的。诚然,前者并非不重要,它们构成了竹内好关于文学、关于亚...
评分激情的“流行”,往往容易被认为背后没有理性的参与,但是这可能是错的,揭示“激情”背后的理性,并用一种客观分析的方法去反抗它,需要更加敏锐的感觉和更大的勇气。 比如说,成功会引发一种自豪的激情,但是无论从小的方面还是大的方面急于需要自己被定义为“成功者”,成就...
评分书的扉页上记着我是05年4月1日在前门社科书店买的这本书,却直到两年后才来阅读它,而当初的社科书店老早就消失了。 当初买这本书的缘故是因为他讲了亚洲主义思想,而前天从书架上把它拿下来是因为最近正好连续看了些鲁迅研究的书,于是乘机看看竹内好书写的鲁迅。 《近代的超...
评分沟口雄三在《作为方法的中国》中提出“中国作为方法,世界作为目的”的论点,借用他的这个说法,我也想提出“作为方法的日本”这样的说法。也就是说,希望破除将研究对象作为异文化的客体、标签化、脸谱化的研究思路,走出“我们”、“他们”这样旗帜鲜明的阵营,站在作为个体...
大概是八年前读的,那个时候大概既不懂鲁迅,也不懂竹内。不懂的并非否定的部分,而是否定之后生长的部分,是自觉到无力之后该往何处去的部分,我想这便是我褪掉的年轻的皮。即便是将回心放在一个“罪”的角度讲有过分阐释之嫌,依然是极好的、拒绝纯粹的知识关照的文学阐释最出色的示范。
评分比陈丹青谈的不知道好到哪里去了呀→_→
评分对鲁迅的论述真是非常精彩,虽然有六经注我之嫌,但这种将外国的写作者视为自己的原点的做法实在是相当了不起。总体来说这本书是一种基于所谓现代性的反命题,在否定的基础上回顾自身建构理论,是勇毅而值得尊敬的书写。
评分比陈丹青谈的不知道好到哪里去了呀→_→
评分竹内否定“合理主义”的官学而选择介入,并在鲁迅身上找到了他希望看到的全部可能性。而民族国家作为这一信念的指向物未受过怀疑,但正是这种坚信使他的思想抵达了(尤其是扩散至非欧国家的,并同时也由此是反噬欧洲本身的)国家/民族主义的可能性之边界。就此可言,将前期的竹内说成反权威主义的独行侠并不完全精准。而《近代的超克》的贡献则在于其“二重结构”一语,它道破了当“现代”浮现在脑海中时,我们所面临的基本矛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