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欧梵,1939年生于河南。后随家迁台湾。1961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后赴芝加哥大学读国际关系,复转至哈佛大学专攻中国近代思想史。1964年获硕士,1970年获博士学位。曾先后任教于达特茅斯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印第安那大学、芝加哥大学、哈佛大学。中文著作有:《西潮的彼岸》、《浪漫之余》、《中西文学的徊想》、《狐狸洞话语》、《范柳原忏情录》、《铁屋中的呐喊》等。本书为第一本英文论文的译文集。
李欧梵先生的重要著作,多半以英文发表,有缘一睹的读者毕竟太少。《现代性的追求:李欧梵文化评论精选集》这本选集精选了他过去多年论文,重予翻译校订,期能引起更多读者注意与讨论。这些论文是他在不同的时期写成,最早的约在70年代。
李欧梵对五四时期的文学环境的精辟分析,观点独到而犀利。至少,海外学派对这一时期的文学评论,要比国内的要公正和清晰得多。
评分李欧梵对五四时期的文学环境的精辟分析,观点独到而犀利。至少,海外学派对这一时期的文学评论,要比国内的要公正和清晰得多。
评分李欧梵对五四时期的文学环境的精辟分析,观点独到而犀利。至少,海外学派对这一时期的文学评论,要比国内的要公正和清晰得多。
评分不算评论。只是大概记录一下要点和自己觉得有趣的地方。(前一段时间写的。最后也没写完,就先贴在这里。) 第一篇文章谈民国早期报纸中是否有“公共空间”的问题,先讲《申报》“自由谈”中的游戏文章,以一篇《助娠会》为例。这篇东西有趣的是虽然它是篇科幻小说,而且想象...
评分这书名字叫《现代性的追求》,我觉得叫《中国现代文学小史》也恰当,它讲的都是中国现代文学,而且从晚清讲起,到四十年代末止,当中也有插入讲了下王蒙、讲了下白先勇、讲了下晚明小品文,但大体框架不变,就是以现代性为线索,把整个中国现代文学串起来。 在整个中国现代文学...
引进门的一本书。还剩最后一本,读完手头能找到的李欧梵著作也基本读完了。
评分这应该算是李欧梵观点的一个大致的概括了:包含了对五四文学的批判,对鲁迅的见解,以及对后鲁迅时代的现代文学的评价。作者好恶感非常深,多某些作家赞赏有加,对某些作家毫不留情(蒋光慈/田汉),非常敏锐,不论论点如何读起来总是爽快。最后有简短的现代文学史,值得一看。
评分工具书。早两年翻过一次,这次主要看新文学之路,潜不下心,也浪费了先生的文才。
评分居然没写译者。
评分好吧,一定要挺李同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