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格丽特·尤瑟纳尔(Marguerite Yourcenar, 1903-1987),法国现代女作家、学者,法兰西学院成立三百多年来第一位女院士。16岁时即以长诗《幻想园》崭露头角。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她游历了欧美多国,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剧本、长篇小说、散文和论文。主要作品有回忆录《虔诚的回忆》、《北方档案》;小说《哈德良回忆录》、《苦炼》、《一弹解千愁》、《安娜姐姐》;诗歌《火》;文论《时间,这永恒的雕刻家》等。曾以《哈德良回忆录》和《苦炼》两获费米娜奖。
在整个小说里,火是泽农化身,泽农与火之间是一种内在的、天然的、持久的联系。在众多火的意象中,智慧之火、知识之火很早就唤起了他的强烈的求知欲以及永不满足的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好奇心。普罗米修斯神话的第二个陷喻形象即具有锤炼和再造功能的冶炼之火。对于炼丹师泽农而言,火是主宰物质的手段和形式,也是统治世界的工具;同时,火改造物质的功能加速了物质的变革和自然界的时间节奏。冶炼之火赋予人以破坏时间规律的神圣权力。这种超越人类条件并拥有神圣力量的愿望和梦想与泽农在所有领域的反叛精神是相辅相成的。但哈德良没有这种反叛精神,他与时代的关系是和谐的,拥有很大的精神自由,因为他就是时代的主人。
这部作品以16世纪动荡不安的欧洲社会为背景,但透过岁月的多棱镜,却折射出了人类命运始终面临的一些根本问题。
看完最后一页正是黄昏。 泽农之死难免让人想起苏格拉底之死来。但和后者的诗意、慷慨及理想性比起来,前者显得有些迫不得已、面目模糊。 于是我下意识忽略了这个或许是作者精心安排的结局,继续沉浸在之前描述的泽农那种充沛的热情和行动力所引发的激昂情绪中——他行动起来就...
评分此书作者想表达的是什么?泽农的命运?中世纪的一段历史或者一个人的遭遇?或者是通过泽农的故事阐述其哲学思想?也许以上皆是。 我个人感觉这是一部流浪体小说,以泽农为主,带出宗教改革时期的欧洲的风土人情(如同小说版的《这些中世纪的人》)。而第一部份“漂泊生...
评分一本让我心怀开阔的书。本来以为看过那么多欧洲小说后,不会再有谁让我为之心醉神迷。这本小说却让我充满敬意。或者是圈子又兜回到了那个圆。《欧洲思想史》看完后第一本我觉得算是对得起欧洲的小说。初识尤瑟纳尔。因《苦炼》和《哈德良回忆录》可以重新认识欧洲、世界、历史...
压抑冷酷的历史感。不过这翻译。。。
评分历史故事中寻找失去已久的激情岁月,人类的确在退化!
评分一本滚烫的书,在巨大深渊面前的眩晕与身不由己。又一次被完完全全地拖着走,没有半点还手之力。“别处另有一个人在等着我,我现在去找他。”……“我自己。”一条抛物线沿着其镜像返回原点,眼睛和深渊、攀升与下降相抵了。后哈德里安,星象和掌纹为追问和探索所取代。又:为何人人都在提《玫瑰之名》?二者并不相类。
评分深刻,生动
评分一本滚烫的书,在巨大深渊面前的眩晕与身不由己。又一次被完完全全地拖着走,没有半点还手之力。“别处另有一个人在等着我,我现在去找他。”……“我自己。”一条抛物线沿着其镜像返回原点,眼睛和深渊、攀升与下降相抵了。后哈德里安,星象和掌纹为追问和探索所取代。又:为何人人都在提《玫瑰之名》?二者并不相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