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法学 法律 瞿同祖 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 社会学 法制史 历史 法律社会学
发表于2025-04-17
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法律与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依存关系,它维护了当时社会的制度、道德和伦理等价值观念,也反映了一定时期的社会结构。中国反代法律的主要特征表现在家族主义和阶级概念上,这二者也是中国古代法律所要维护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秩序的支柱。
本书依据大量个案和判例,分析了中国古代法律在社会上的实施情况及其对人民生活的影响,揭示了中国古代法律的基本精神和主要特征,是相关学科研究的重要参考书。
瞿同祖(1910-2008),长沙人。1936年毕业于燕京大学,获硕士学位。曾任云南大学历史系教授。1945年赴美国,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研究员。后去加拿大,任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教授。1965年回国,历任湖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政协湖南省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1980年出席第二十七届欧洲汉学会议。1985年,以高级学者名义访问美国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华盛顿大学,阐述儒家思想与中国法律发展的关系。著有《中国封建社会》、《清代地方政府》、《汉代社会》、《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等。
昔日瞿同祖于呈贡乡间写就此书,今日我在呈贡乡间读完。从前对于中国古代法律与社会习俗诸多问题只有模糊的、孔洞状的理解,如今才算是把模糊赋予了具体形态、将孔洞填满了细腻的认识。前半部分是狮子搏兔,严谨绵密、挑筋见骨,案例的丰富与曲折令人瞠目,伦常大于法律格局逐渐呈现,“复仇”的研究的引入则触及了国家与民众之间法律权限转让的现代性问题;后半部分是狮子搏象,高屋建瓴地梳理了儒家与法家博弈的过程:从先秦式范式未定、一切有待草创的争鸣图景到儒臣用法、习法、定法的范式建构,儒教始终保持一种兼容并蓄的态度,所以后期的问题无非是一儒法、刑教顺序的差异。这一部分里宗教的引入也极为有趣,瞿先生身份意识清晰,并未被“中国无宗教”的西方中心主义牵着走,而是巧妙地在民间宗教信仰、皇室祭祀中整理出“法”的痕迹,耳目一新。
评分女朋友当时准备考司考,我就在边上看这本书。
评分太笼统,将唐律、清律一股脑扯到一起,全部叫“中国古代法律”,大量引用清朝法律判决材料,证明作者观点。实际上,古代中国的法律与司法比作者介绍复杂得多,宋代法律和唐律实际上存在着相当的差异,乃至断裂感。如果无视这些巨大的差异,只是笼统混为一谈,会遮蔽视野,得出不太靠谱的结论。
评分也许是我太孤陋了,竟是从瞿同祖先生的这本书里才第一次知道伦理关系在古代中国法律中竟然起到了如此决定性的作用,看到父母杀伤子女基本不用入罪,女子受夫家伤害亦可减刑,才明白为何现在法律中为何仍是如此操作,更别说最近鼓吹的孝道了。每一个关心现代中国的人都应该读一下此书,源头俱在此处啊,只恨读得太晚!
评分: D909.22/6273
紫川:书生天下事,生前身后名——追记瞿同祖先生 没有追悼会和告别仪式,没有领导慰问,没有媒体专题。官方讣告来自他生前任研究员的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他已多年未参与所里的正式活动。2008年10月3日,98岁高龄的瞿同祖先生安详地告别了人世。 瞿先生所著《中国法律...
评分本文作者尤陈俊,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本文原载于北大法宝法学期刊库《法制与社会发展》2019年第3期。因篇幅较长,已略去原文注释。 尤陈俊:中国法律社会史研究的“复兴”及其反思——基于明清诉讼与社会研究领域的分析 内容提要:中国法律史研究中的“法律...
评分1981年的重庆,22岁的西南政法大学大三学生梁治平在书店看到了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这本书挤在书架上,毫不起眼。但是年轻的梁治平一翻开它,就感到自己的内心得到了某种震撼和共鸣。 “用如此宏大的视野对中国法律与文化做总体论述,在当时看来如...
评分紫川:书生天下事,生前身后名——追记瞿同祖先生 没有追悼会和告别仪式,没有领导慰问,没有媒体专题。官方讣告来自他生前任研究员的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他已多年未参与所里的正式活动。2008年10月3日,98岁高龄的瞿同祖先生安详地告别了人世。 瞿先生所著《中国法律...
评分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