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把散见于1940年《法理学》一书中的有关法理学思想发展的历史资料集中在第一部分。本书第二部发和第三部分中对一般法律理论的实质性问题所作的论述,乃是以某些蕴含在我研究法理学问题的进路中的哲学假设和方法论假设为基础的。
翻译这部综合性的法律哲学著作,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试图通过这样的努力为中国法学的重建做一些知识上的基础工作,因为当时的中国法学在现代法制建设的要求或驱动过程中正陷于历史性的困境之中:一方面要为这种法制建设的努力作正当性的论证,另一方面又因法学研究的长期停顿而明显缺乏这方面的法律知识支援。第二个目的则是试图通过这部法律哲学著作的翻译/思考实践而对自己在法律方面的疑惑做一些知识上的清理工作,因为我在当时就已经明确意识到,在法律哲学思考的领域中,人、自然和社会在法律架构下的关系,人或法律人与法律在知识上的关系以及法律权威的正当性等问题极为繁复,绝非人们一般想象那般自明简单。
埃德加・博登海默(EdgarBodenheimer),1908年出生于德
国柏林,在获得海德堡大学法学博士后于1933年移民美
国,此后在华盛顿大学研习美国法律并于1937年获得
LL.B学位。从1951年开始担任犹他大学和芝加哥大学法
律教授,并于1975年成为法学荣誉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
法律哲学并成为“综合法理学”代表人物;主要论著有:
《法理学:法律哲学和法律方法》、《论正义》、《权力、法律
和社会》、《责任哲学》和《英美法律体系导论》等。
最近看到很多人在读这本书,回想到自己是08年时开始接触法律,经别人推荐拜读了大师的著作。转眼八年过去,再次回味,别是一番思绪。“感悟”曾于2008年末至09年初写于QQ空间 关于《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E•博登海默)的感悟(一) 首先我想以埃德加•博登海...
评分博登海默的经典国际法理学 前半部分可以当作外国法制史,后半部分可以当做英美法读物。 可以肯定地说,博登海默的法理学体系完整,思想统一,整本书洋充满了谦虚与思辨,深刻而明晰。 这本书的中文译本,我接触到了两个版本。 其一是张智仁在1992年翻译的版本 很粗糙,不推荐 h...
评分最初读博登海默的这部著作,还是在刚接触法理学的大一。那时,读的是华夏版的。比之当时教科书的枯燥与僵化,这本梳理西方法哲学思想的著作已经丰富多了,无论是分析的方法和角度。但读此书最大的感受,却是译者所写的序! 一是该序里译者的追问对自己影响最大。它洞开了法律学...
评分 评分先对法学历史上种种思潮作必要而不烦琐的回顾,让我明白前人各种学术志趣,知道法律学可以研究什么、对人们有什么用;然后开始讨论法律应该包含什么,应该为什么服务,不是义正词严的说教,不会偏激,它可以让你自己试着作价值判断
当初竟然拿他当课本,真是后悔
评分法律哲学部分最为精要。
评分法律的生命在于实践 脱离案例的这些争执论证 完全不知所云
评分一代人的法学入门书!
评分还行,不过对不起它的声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