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作者25年来培养教育自己女儿的过程以及深入思考的真实记录,涉及独生子女教育、起跑线、素质培养、课程学习、升学压力、未来发展等孩子成长过程中方方面面的问题。作为一个大学教授,作者通过深入的思考,对孩子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有着独到而又切实可行的应对之道和解决方法。远观这个案例,我们看到这样一幅让无数父母艳羡的画面,貌似“放养”的女儿,成长中方方面面的问题总是被轻易化解,而作者似乎并没太仔细地过问和管教。在这本坦诚而深情的书中,作者的生动叙述告诉了我们这一动人画面背后的另一面,他对女儿的培养教育可谓处处用心、细致设计。他对孩子高度关注,但慎言谨行,善于抓住时机悉心引导,用貌似“放养”,实则“深耕”“精耕”的方式,让小学初中时功课平平的女儿不但健康快乐成长,而且具备了坚韧、责任感、独立性和学习能力等等优秀品质,并最终也获得优秀的学业成绩。高考时女儿考入清华,完成了从本科到研究生的学业。
给孩子被“放养”的感觉,而作者自己对孩子却是处处精心、高度关注、抓住时机、悉心引导,可谓是“深耕”、“精耕”。他对女儿的培养,也正是“最好的教育没有痕迹”这一教育理念的一个成功范例。
章梓茂 男,1957年生人,祖籍浙江萧山。1978年3月考入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现哈尔滨工程大学)。历时12年完成从本科到博士后的学业。现为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他在长期的学习生涯中善于总结、勤于思考,故而学业优异;他在教学过程中善于观察、因材施教,因此深受学生欢迎。作为教师,他将学生视作自己的孩子一样予以关心;作为家长,他将自己的孩子当作学生一样来进行培养教育。在从教20余年的同时,他对女儿的培养独具匠心、精心设计,用貌似“放养”、实则“深耕”的方式,顺利把女儿送进清华大学完成了从本科到研究生的学业。
俗话说:要砌墙,先打夯。想要孩子成才,家庭教育是最根本的基础。由于父母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自古以来,中国家庭式教育常常走向两个极端,不是“含在嘴里怕化了”,就是“棍棒下出孝子”。孩子一出生,毫无抗拒能力的接受父母填鸭式教育,家长的文化素质、思想状况,...
评分文/杜鹃花儿开 看到这本书的副标题《一个大学教授25年的教子心得》 ,我有些不淡定了,很好奇大学教授是怎样教养、培育孩子的。在我的印象里,以及很多的例子里,很多老师是教育不好自己孩子的。 北京交通大学章梓茂教授是怎么教育他女儿的呢?可以肯定的是,他的家庭教育一...
评分家庭教育方面的书籍自认为读过不少,但是最近手头的这本《要引导,不要教导》又很是从某个方面极大地触发着我关于教育方法的反思和启迪。 教养的方式有很多。但是何为成功的教育模式呢?“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然而,尽管我们讨论的主题是教育,但是我们却不容忽视某...
评分读罢《要引导,不要教导》,最强烈的感觉便是,这是一个足够尽责的父亲。章老师的女儿现今已结束了在清华七年的学习生活,顺利找到了一份优厚的工作。在我们的常理中,这就算是给了儿女们一份最好的未来,儿女也算是回报给了父母前半生教育的最好答卷。我们做父母,为了什么呢...
评分说到教育子女,这是所有为人父母者都关心的话题,而且几乎也成了一个很好拉近关系的社交话题。这两年,美国出了一个虎妈,后来又有一个鹰爸,他们的育儿经验因其特殊的做法,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凡是各位爸爸妈妈坐在一起闲谈的时候,多少都会涉及到儿女的教育问题,其中有人昂...
一般
评分这本书挺普通的,就是关于一个女孩的成长的历程,看过就行了,个人认为指导的意义不大,有些地方还是可以的,比如自立这方面的。感慨啊,作者也要向老师送礼的。
评分家庭教育 儿童教育 沟通 学习
评分深入浅出,对思路和执行有帮助
评分我被那种育子的心境所感动,也从书中学习借鉴了不少作为父母的经验。非常好的书,给了我一个借鉴的机会,虽然现在儿子还很小,但是通过这本书,我看到了作为优秀的父母,对于儿子的成长要认真负责,这就必须从小就开始重视对他的教育问题。书写的非常好,让我这个母亲深深的震撼了,这么细心的父亲,在这位细心父亲的教育下,有了优秀的女儿,这一切都要感谢父亲母亲的陪伴。如果家里有孩子的话,可以参考这本书,很多地方都可以学习借鉴,我看完以后从书中学习了很多教育孩子的方法,也学会了跟孩子沟通的方方面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