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 那些颠覆我们生活的事件并非一开始就如大难降临,相反,它们让人感觉一切都是那么美好。美加边境的一处农场,狭长的山谷和宁静的小镇,曾经是加拿大15岁女孩娜塔莉的完美生活背景。那时,她对家人会永远生活在一起的信念坚定不移,但是一场战乱,一个美国男子的到来,一切都发 生了难以遏制的改变。一个悲凉不安的家族秘密,爱恨纠葛,故事如此残酷而又充满柔情,作者诉说了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多娜·米尔纳(Donna Milner)
加拿大作家。《大河》是她创作的第一部小说,已经在12个国家和地区热销,并被翻译成6种语言,并且入围世界上奖金最高的单一文学奖——国际IMPAC都柏林文学奖。
米尔纳从事房地产工作25年,直到退休才开始追求埋藏心中多年的写作梦想。她的很多富有新意的非小说作品刊登在地方期刊、《读者文摘》等刊物上。
她有四个孩子,目前与丈夫生活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州。
《大河》写了一个关于爱情、亲情的成长故事。作者多娜·米尔纳流畅的讲述一个普通家庭的破裂与重建,还有他们的爱恨情仇。尤其是把一个加拿大少女的内心自我的拉扯,诠释得入木三分。而那些日常生活的情节,却没有任何寡淡之感,还原了人物最为真实的心理,我们被那种细腻牵动...
评分《大河》这本书讲述了上个世纪60年代,美加边境的一处农场里发生的故事。广阔山林,越橘飘香,宁静小镇,15岁女孩娜塔莉坚信家人永远会在一起,但是随着越南战争的爆发,美国嬉皮士反越战和平运动的兴起,大量美国青年拒绝服兵役而逃到加拿大,其中一名叫大河的男子来到这个山...
评分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风起云涌的反越战运动,不仅深刻影响着美国社会,而且也波及了邻国加拿大。十余年间,因为反抗美国政府强迫服兵役政策,陆续有约十二万反战者越过边境,来到自己的邻邦谋生,加国百姓对这些反战者的帮助不可谓不大,不仅提供生存的空间,且给予他们精神的...
评分张爱玲那句“出名要趁早”,用在多纳 米尔纳身上是绝对的悖论。这位女作家,是在自己退休之后才开始写作的,而她的处女作《大河》甫一问世,就好评连连。也许对于一名作家而言,趁早和赶晚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她有天分,在五十几年的人生中,她洞悉的真相,都写进了她的...
评分越南战争从1961年到1973年,历经肯尼迪、约翰逊、尼克松三届政府,耗资巨大、旷日持久,是二战以后美国参战人数最多、影响最重大的战争。1964年在美国大学校园内爆发小规模反战运动,到1968年,反战示威游行已遍及全国各地,1970年,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学生总罢课爆发。上千...
很有让人继续往下读的吸引力,作者描绘的农场风景是我很向往的
评分这书翻得真棒啊!不过说成“荡气回肠”太扯淡啦!
评分好久没看到如此精彩的小说了,作者刻画场景画面以及对人物内心描写令人称绝,实在不能想象这还是该作者的处女作。图书馆借阅后阅读,但我一定是该馆第一个借本书的,好可惜如此精彩的作品却鲜有人问津。也要表扬译者,生动流畅的翻译完全没有让我感觉“这是外国文学”,一派宜人的加拿大风景小镇的故事,而其中的每个人都有着各自的秘密。
评分简直就是一部炮灰女的虐身文 还有个俗气无比不断反转的小HE 也不觉得其感情真诚,内容深刻或者文笔优美,各种噱头不过流于表皮 读完后很不爽,感觉被骗了!
评分一定会被拍成电影,但,好难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