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作人自编集:风雨谈》收录周作人一九三五年十一月至一九三六年五月的作品。周氏在书中着力对中国古代著述加以缜密的审视,涉及领域甚广,投入精力至巨,所写文章虽然都是短篇,这项工作却是系统的。此种审视首先是思想意义上的,而作者的文学观念也时时有所体现。他的功夫是“披沙拣金”,态度是“褒贬显然”,从古人之作中看到许多弊害,也发现了若干好处。其间的取舍标准,即一向强调的“疾虚妄”和“重情理”;换句话说,他的立场是科学精神和人道主义,或者一并说是现代文明。
周作人(1885-1967)原名周遐寿,浙江绍兴人。五四运动时期任北京大学教授。积极参与新文学运动,是《新青年》的主要撰稿人之一。曾参与发起文学研究会。写有大量散文,也译介很多外国文学作品。影响很大。抗日战争时期附逆,任伪华北政务委员会教育总署督办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从事翻译和写作。主要作品有《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瓜豆集》、《中国新文学源流》、《艺术与生活》等。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全书大部分篇目都因读书而写,他读清初的笔记,如傅青主、冯钝吟的文集,读得多了,就有引述与比较,也就有了自己的见解。《本色》一篇就提出他对写文章的观点:没有诀窍,只有一字曰简单,丢开绿筠潇碧等修饰语,只保留平凡老实之词。写文章就如煨药,火候的稳当决定了药性的存留,存性与存本色之于文章就像存留药性之于药,因此,如何写得简单才是写文章人应记得的。
评分好一个誊录狂。《闭关辞》写于松尾芭蕉五十之际,应为讹误。
评分“若是立身也有点放荡,亦以为无甚妨碍,至于以教训为事的权威们我觉得必须先检查其言行,假如这里有了问题,那么其纸糊冠也就戴不成了。”似讽刺鲁迅。
评分徒羡低头咬大蒜,未妨拍桌拾芝麻
评分闲适淡泊的抄书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