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惶然录》收集了佩索阿晚期的随笔作品,都是一些“仿日记”的片断体……佩索阿被当代评论家们誉为“欧洲现代主义的核心人物”,以及“杰出的经典作家”、 “最为动人的”、 “最能深化人们心是”的写作者等等。本书作为译者韩少功的作品集中的翻译随笔集出版。
费尔南多·佩索阿于1888年生于葡萄牙里斯本,父亲在他不满六岁时病逝,母亲再嫁葡萄牙驻南非德班领事,佩索阿随母亲来到南非,在那儿读小学中学和商业学校。在开普敦大学就读时,他的英语散文获得了维多利亚女王奖。1905年他回到里斯本,次年考取里斯本大学文学院,攻读哲学、拉丁语和外交课程。他常去国立图书馆阅读古希腊和德国哲学家的著作,并且继续用英文阅读和写作。
1912至1914年间,以佩索阿为首的葡萄牙的文学青年在英法新文艺思潮的影响下发起了一场文艺复兴运动,并创办了几个虽然短命却影响深远的文学刊物——《流放》、《葡萄牙未来主义》和《奥尔菲乌》。
1914年8月3日,对佩索阿来说是神性降临的一天,他一气呵成,写出了大型组诗《牧人》(共49首)中的大部分。
1935年11月29日,佩索阿因肝病严重恶化被送进医院,当天他在一张小纸片上写下了最后一句话:“我不知道明天将会带来什么。”第二天他逝世了。
从1943年开始,他的朋友路易斯·德·蒙塔尔沃开始整理他的遗稿,而出版佩索阿全集的工作一直延续到20世纪末。截止到一九八六年,已经出版的佩索阿全集包括11卷诗集、9卷散文、3卷书简。此外还有一些作品尚在进一步的发掘和整理中。
佩索阿与《惶然录》 佩索阿(1888-1935)早年丧父,曾居住南非,用英语写作。职员。丧父这一点非常重要,是成为思想者的先决条件。思想就产生于父亲缺失的背景下或者紧张的父子斗争中。鲁迅是这样,加缪也是这样,卡夫卡和克尔凯戈尔则是为摆脱父亲的阴影而写作。 要想全面和...
评分■艺术与生活在同一条街上,却是在另一处不同的房间里。 ——费尔南多·佩索阿 在书店遭遇《惶然录》纯属偶然。老实说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并不知道费尔南多·佩索阿这个人,对葡萄牙文学也几乎一无所知。然而在读完这本他晚期的随笔集以后,我深深被震撼了。正如1998年诺贝...
评分我从来没有看书像这次这么认真的。厚厚的488页,我连着看了四个星期,刚看的时候,一下子就入境了,越到后面越坐立不安,到最后简直看着哭,看着笑看完这本书的。在当前的社会,确实需要这样的书,给我们时刻以清醒。
评分我已经不在乎 用什么去爱或相信爱 我宛如轮船进了海湾 停留在那里便是我的希望 -------费尔南多.佩索阿 我在别的什么地方看到了费尔南多.佩索阿这样的诗句,其实这个诗句里的“爱”可以换成别的一些词,如果换成“生活”,那这几句诗便代表他对生活的态度,如果换...
评分我已经不在乎 用什么去爱或相信爱 我宛如轮船进了海湾 停留在那里便是我的希望 -------费尔南多.佩索阿 我在别的什么地方看到了费尔南多.佩索阿这样的诗句,其实这个诗句里的“爱”可以换成别的一些词,如果换成“生活”,那这几句诗便代表他对生活的态度,如果换...
困于琐碎中的财务工作者,焦虑的生活观察者,静默的沉重和思索的力量。太喜欢了。
评分排版配图丑不堪言。
评分老师在一次聚会上聊到我的文章风格,向我提到了佩索阿。这是我第一次听说这个名字。翻看这本书的时候,最初的感受是阅读我自己。但随着内容的不断演进,我已经意识到不单单是那样简单了。他的描述中有可能存在着我,但像他所描述的那样,个人就是群体,丰富性永远无法描述。基于生活经历的考虑,对于佩索阿所向往的城市生活,对于我来说几乎无异于一场噩梦。在佩索阿这里,我看到了写作的另一种可能,不断打开自己。我并非无物可写。在这种单调而贫乏的生活里,依旧可以生生地造出某种梦中乐园。在他那里,现代性中的感官性表达得异常明显。他所使用的词像是感觉的流动。而可能正是这种写作方式,让老师将他推荐给了我。
评分陪同我半年的佩索阿,是一场缓慢的说服,既说服读者,也说服作者自己。《惶然录》适合在随便哪种气候的清晨、午后和夜晚读上几页然后放下,确认生活依然在继续,而又比你读它之前更加矛盾。
评分极其敏锐的知觉和真正的虚无主义,看到后来我累了。负能量之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