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传统与维新时代

抒情传统与维新时代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文艺出版社
作者:吴盛青
出品人:
页数:676
译者:
出版时间:2012-11
价格:6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2146604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海外中国研究
  • 抒情传统
  • 学术
  • 文学研究
  • 现代文学
  • 文学
  • 文化史
  • 古典文学
  • 抒情传统
  • 维新时代
  • 文化传承
  • 情感表达
  • 历史演变
  • 现代转型
  • 文学风格
  • 思想变迁
  • 个体经验
  • 社会变迁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考察古典诗词及抒情文类,在传统裂变和融摄中的生长与衍异.作者包括王德威﹑胡志德 (TedHuters)、郑毓瑜、贺麦晓(M.Hockx)、魏爱莲(E.Widmer)、方秀洁、奚密、林立、黄锦树、胡晓明、张宏生、魏泉、张晖、黄运特.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目录
抒情传统与维新时代:一个视域的形构 (导言)
吴盛青 高嘉谦
媒体、社团与文化生产
1. 贺麦晓 (Michel Hockx)
文学社团的职业化:以南社为例
2. 吴盛青
风雅难追攀:民初士人禊集与诗社研究
3. 张晖
新时代与旧文学——以民初《小说月报》刊登的诗词为中心
4. 魏泉
三十年代上海旧式文人的生存空间和创作心态:《青鹤》研究
离散与跨太平洋的诗学想象
5. 王德威
国家不幸书家幸──台静农的书法与文学
6. 黄锦树
境外中文、另类租借、现代性:论马华文学史之前的马华文学
7. 高嘉谦
帝国、诗和孔教的流亡:论丘逢甲与康有为的南洋诗
8. 黄坤尧
陈步墀《绣诗楼丛书》与晚清文学在香港的延续和发展
9. 程中山
论潘飞声《香海集》
10. 黄运特
诗意的错误:天使岛
抒情与性别的政治
11. 魏爱莲 (Ellen Widmer)
1870年代以降“精通媒体”的闺秀
12. 方秀洁 (Grace S. Fong)
激进化的诗学观——《女子世界》(1904-1907)的性别与诗歌实践
13. 胡晓真
文苑、多罗与华鬘 ── 王蕴章主编时期(1915-1920)《妇女杂志》中「女性文学」的观念与实践
14. 吕文翠
情色乌托邦的回归与消解:韩邦庆《海上花列传》的现代性阅读
遗民诗词与历史记忆
15. 施淑
台湾诗人洪弃生的文化意识及身份认同
16. 林立
群体身份与记忆的建构:清遗民词社须社的唱酬
17. 黄美娥
日、台间的汉文关系—殖民地时期台湾古典诗歌知识论的重构与衍异
18. 胡晓明
陈三立陈寅恪海棠诗笺证
汉诗形式与文体变迁
19. 胡志德 (Theodore Huters)
新的书写方式:文学及其几种可能性
20. 郑毓瑜
旧诗语的地理尺度:以黄遵宪《日本杂事诗》中的典故运用为例
21. 寇致铭 (Jon Eugene von Kowallis)
论陈衍、陈三立、郑孝胥和“同光体”诗
22. 张宏生
诗界革命:词体的“缺席”与“在场”
23. 戴沙迪 (Alexander Des Forges)
辛亥之际文论的承前启后
24. 杨昊昇
浪漫主义诗人郭沫若的政治抒情——以郭和毛泽东的诗词唱和为考察中心
25. 奚密
诗的新向度: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化
延伸阅读书目
作者与译者简介
编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本来只想再看一看王德威、郑毓瑜两篇文章,其实这两篇文章已经读过,王德威把台静农的文学创作与书法创作放在一起讨论,用抒情来统一两者。郑文则是论述抒情传统在晚清的变化,她一直强调引譬连类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尤其是黄遵宪在日本杂事诗的用典问题。   但与我最相...

评分

本来只想再看一看王德威、郑毓瑜两篇文章,其实这两篇文章已经读过,王德威把台静农的文学创作与书法创作放在一起讨论,用抒情来统一两者。郑文则是论述抒情传统在晚清的变化,她一直强调引譬连类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尤其是黄遵宪在日本杂事诗的用典问题。   但与我最相...

评分

本来只想再看一看王德威、郑毓瑜两篇文章,其实这两篇文章已经读过,王德威把台静农的文学创作与书法创作放在一起讨论,用抒情来统一两者。郑文则是论述抒情传统在晚清的变化,她一直强调引譬连类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尤其是黄遵宪在日本杂事诗的用典问题。   但与我最相...

评分

本来只想再看一看王德威、郑毓瑜两篇文章,其实这两篇文章已经读过,王德威把台静农的文学创作与书法创作放在一起讨论,用抒情来统一两者。郑文则是论述抒情传统在晚清的变化,她一直强调引譬连类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尤其是黄遵宪在日本杂事诗的用典问题。   但与我最相...

评分

本来只想再看一看王德威、郑毓瑜两篇文章,其实这两篇文章已经读过,王德威把台静农的文学创作与书法创作放在一起讨论,用抒情来统一两者。郑文则是论述抒情传统在晚清的变化,她一直强调引譬连类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尤其是黄遵宪在日本杂事诗的用典问题。   但与我最相...

用户评价

评分

大多数文章都挺给力,可以和蔡英俊的中国文学的情感世界一起看

评分

读过最好的论文集,几乎没有水文。导言才华横溢,阅读书目开示门径!

评分

主题不错,大部分论文着眼点也独到,就是有些译文看起来费劲

评分

历史与时间的焦虑和压力究竟可以激荡出多少东西来。 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这本论文集已经不是在论述抒情传统了,而是在文明视野下打开了一个更大的面向,也许正如王德威所说,抒情传统也许更应该被看做是一个触发点。但是这已经和抒情传统的初衷迥异了。

评分

大多数文章都挺给力,可以和蔡英俊的中国文学的情感世界一起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