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爸》为韩少功中短篇小说精读,也是他创作三十余年的名篇汇粹。辑录了作家所有获奖中短篇作品,并收录了他全部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作品。
其中韩少功的《归去来》获1985上海文奖;《鞋癖》获1991年上海文学奖;《余烬》获1993年上海文学奖。他是1985年倡导“寻根文学”的主将,《爸爸爸》、《女女女》等作品,表现了向民族历史文化深层汲取力量的趋向,饱含深邃的哲学意蕴,在文坛产生很大影响。
韩少功,男,汉族,1953年1月出生于湖南省。1968年初中毕业后赴湖南省汨罗县插队务农;1974年调该县文化馆工作;1978年就读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先后任《主人翁》杂志编辑(1982)、副主编(1983);湖南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1985);《海南纪实》杂志主编(1988)、《天涯》杂志社社长(1995)、海南省作协主席(1996)、海南省文联主席(2000)等职。现居海南。
主要文学作品有《韩少功系列作品》(九誊,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含短篇小说《西望茅草地》《归去来》等,中篇小说《爸爸爸》《鞋癖》等,散文《世界》《完美的假定》等,长篇小说《马桥词典》,长篇随笔《暗示》,长篇散文《山南水北》。另有译作《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惶然录》等。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0、1981),上海中长篇小说大奖(1997),全国鲁迅文学奖(2007),华语传媒文学大奖(2007)以及法国文化部颁发的法兰西文艺骑士勋字(2002)等。长篇小说《马桥词典》被两岸三地专家推选为.“二十世纪华文百部文学经典”之一。作品有三十多种外文译本在境外出版。
第四本书,小说总体讲了丙崽从出生死亡在村里收到的待遇。 丙崽也就是病崽的意思,他刚出生的时候很快就学会了爸爸和—妈妈两句话,但是并没有太多的意思,随着和他同龄的孩子的长大,他还是只是说爸爸和-妈妈,渐渐的大家都认定他是个傻子,而他见到谁都喊妈妈,一开始他的妈...
评分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中国文坛上兴起一场“文化寻根”的热潮,作家开始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这一场文学运动叫做寻根文学。在这场文学运动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有:韩少功的《爸爸爸》,阿城的《棋王》,王安忆的《小鲍庄》,李锐的《厚土》,莫言的《...
喜欢韩少功的中短篇,一些细节描写有不错的语言特色
评分#書友集记录# @書友集 充满着魔幻现实主义色彩的寻根文学。韩少功的文笔毫不拖泥带水,清晰明了越见这偏远山村的原始与野蛮。仁宝和丙崽形象上一小聪明,一大糊涂,可真的是现代文明占了上风?小说的结局隐隐透露着另一种可能。
评分韩少功先生是同乡,对于湖南农村的丑陋真是写得淋漓尽致。这一本作品集前半部分的作品都有浓重的“寻根”意识,而后半部分则比较淡了。他的文章很多都具有“无尾感”,结局不是结局,读下来似乎不知所云。也正因如此,怎么理解都可以。我不敢说全部读懂了,但是我的确对于他的文字是欣赏的。印象最深的自然是《爸爸爸》和《女女女》,其他的比较喜欢的是《归去来》《雷祸》《鼻血》《人迹》。
评分看完让我最印象深刻的是女女女,让我想起了去世了很久老年痴呆的奶奶,老人的那种无力感和即使忘记再多还会记得对小辈好。很多都是描写文革时期上山下乡的,还有一部分算是描写家乡,很精彩
评分看完让我最印象深刻的是女女女,让我想起了去世了很久老年痴呆的奶奶,老人的那种无力感和即使忘记再多还会记得对小辈好。很多都是描写文革时期上山下乡的,还有一部分算是描写家乡,很精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