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鬼蛇神》为马原“归隐”20年的思考。它涉及到人、鬼、兽、起源、常识、真实、假象,以及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宗教……他近六十年体会到的神奇和诡异尽展本书。
作品中的两位少年,李德胜和大元,一个山民、药学奇才、理发师傅、冥纸工艺师傅,他虽然看起来过的是悲惨生活,却有着清晰的人生,以天生的悟性和敏感,从乱象迷雾中直抵生命的真意;一个记者、作家、制片人、大学老师,他的人生是混迹于大千世界,却始终在混沌迷蒙之中,在似是而非的真相中苦苦思索追寻,最终回归生命本身。
半个世纪的经历与思考,什么才是马原的“原来这才是生活”?
马原,当代知名作家,曾是先锋派的开拓者之一,25年前即有人称“马原是作家的偶像”。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其著名的“叙述圈套” 开创了中国小说界“以形式为内容”的风气,影响了一大批年轻作者,著有《冈底斯的诱惑》、《西海的无帆船》、《虚构》、《上下都很平坦》等。20年前,马原离开小说创作;10年前,马原宣告“小说已死”;“归隐”20年后,马原带着《牛鬼蛇神》重回人们的视野。
这书的封面有一股“妖”气,橙蓝撞色,怪物头像,以及白底黑字“牛鬼蛇神”四个大字,视觉冲击力很强。看到“牛鬼蛇神”首先想到就是文化大革命,“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口号害死了多少人。而小说也是在以开始就写了1966年的大串联,正是这次大串联,把一南一北的两个人串到了...
评分不写小说二十年的小说家马原重新出山,拿出了新作《牛鬼蛇神》,不免让我们有所期待及悬着一颗心。期待显而易见,提着心不免有些复杂,当年马原搁笔不写是因为遭遇了创作瓶颈,无法突破干脆放手,这多年后难道觅寻到解决之良策,再起炉灶?《牛鬼蛇神》既然端出,显然为作者所...
评分从常识的角度讲,一部好的小说,最根本的属性应该是让人有阅读下去的欲望,否则,读来如坠云里雾里,味同嚼蜡,再玄妙的叙事方法,再先锋的写作路数,也不过是作者自己在搭台唱独角戏。就如先锋小说,作者们将写作当成表演,将小说当成呓语的试验田,从善意揣测的角度讲,这是...
评分这不是小说,这是一个故事性很不强的带有明显自恋倾向的散文体自传,兼具不很专业的西藏及海南的旅游指南功能。鉴定完毕。
评分1966年夏,一个老人在《人民日报》上看完《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文章后,绝望了。不久,人们便常看到他独自一人跌跌撞撞地走在街上,身穿旧长衫,扣子全无,只在腰间胡乱扎一根麻绳,而且双泪长流,口中念念有词“中国文化亡了!中国文化亡了!”1968年5月23日,老人绝食身亡,...
看了三分之一,真好,遂决定不往下看了,见好就收,不也快哉!
评分余华、苏童、马原等中国先锋作家,他们最好的作品留在了八十年代,那时他们和整个国家都处于青春期,创意和姿势掩盖了叙述上的缺陷。二十年后,除了格非还在不断积累外,其他人的作品看起来就像罗嗦的老太。用陈旧的语气讲着落伍的故事。
评分或许是期待太高。太喜欢冈底斯的诱惑了。聪明伶俐不讨巧卖乖浑然天成,现在呢?浊气太重,莫名其妙,为了形式而形式。真是让人沮丧。
评分难以相信这是马原作品!语言平淡无奇甚至流俗,情节流水帐匆匆、用笔不均;结构上仍在玩味20年前的所谓先锋,世道大变矣;意图用生命书写死亡观,可惜只有猎奇没有感动,不知所云,后半本书犹烂。
评分马原老师才是真正的缺钱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