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民國 曆史 知識分子 中國近代史 學術史 鐵葫蘆 民國教育 真性情
发表于2025-02-02
民國衣冠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餘英時、王汎森、王明珂、羅誌田 熱誠推薦
★許倬雲 感慨作序:讀瞭岱峻先生的大作,既感親切,又多感慨。這本書中的故事,在我而言,猶如傢乘。
★百餘幅珍稀照片再現學人風采,第一手資料講述傢常瑣事、私情恩怨,真正做到“圖文並茂”
★為山坳上的學術殿堂立碑 為淒風苦雨中的學人塑像
中央研究院是民國時期最高學術研究機構,可謂民國政府的美服桂冠。
本書以抗戰開始後中央研究院撤至四川李莊時期的故事為重點,對鬍適、李濟、傅斯年、董作賓、夏鼐、梁思永、梁思成、林徽因、遊壽、曾昭燏等學者作瞭深入細緻的描摹,昔日生活宛然眼前,人物性情躍然紙上,如實展現瞭一輩學人在戰亂年代紮根山坳的學術追求與傢庭生活,反映瞭時代變遷中的個人遭際與傢國命運。
作者治學勤謹,爬梳史籍、鈎沉史事、探訪史跡,還原史實。材料豐贍,視角獨特,往往從平凡瑣事切入曆史肌理,把社會生活與學術思想巧妙地勾聯起來,呈現曆史事件的復雜性和豐富性。本書行文平易,故事生動,並配有大量罕見的曆史照片,圖文並茂,相得益彰。
岱峻,本名陳代俊,原籍四川資陽,現定居成都。1982年畢業於重慶師大中文係,執業媒體,業餘文學創作,曾獲全國及四川省多項文學奬。1990年代轉入民國學術史及學人研究,著有《發現李莊》《消失的學術城》《李濟傳》等。
知識分子飽經離亂之痛,不論抗戰內戰,不論留在大陸還是赴颱去國,這批中國最優秀的學人幾乎都沒有能纔盡其用,“既予之厚,何奪之速”?實在讓人倍感沉痛。
評分2013-1-9
評分民國各著名學士軼事錄
評分當閑話小報稀裏嘩啦讀完鳥,即予之厚,何奪之速?弱智兒童歡樂多
評分當閑話小報稀裏嘩啦讀完鳥,即予之厚,何奪之速?弱智兒童歡樂多
http://www.21ccom.net/articles/lsjd/lsjj/article_2012091968001.html 在作家岱峻看来,衣冠之谓,亦代指文明。明末清初的王船山曾言:“历代亡国,无足轻重,惟南宋之亡,则衣冠文物,亦与之俱亡矣!”在这位与顾炎武、黄羲之齐名的思想家看来,亡国,若文明一并痛失,...
評分中研院,全称中央研究院。1927年4月,国民党中央在南京举行会议,会上李石曾提出设立全国最高学术机关。1928年6月,经过一年左右的筹备,中央研究院正式成立。 中研院的首任院长是蔡元培先生。在蔡的任内,中研院陆续成立了社会科学研究所、语言历史研究所、理化实...
評分1.衣冠之谓,亦代指文明。《左传》有言:“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华章之美,谓之华。” 2.山岩岩,海深深,地博厚,天高明,人之尊,心之灵,广大出胸襟,悠久见生成。 3.廿二载远瞩高瞻,深谋长虑,学术方基,忍看一瞑。五百年名士奇才,闳中肆外,江山如此,痛切招魂。 ...
評分章诒和: 《民国衣冠》是写中央研究院的。自以为对这些院士有些了解,随意翻阅吧。不想,一看就看下去了。书中描写李庄学者的婚情,傅斯年的家常琐事,我大多不知。熟悉曾昭抡(57年六教授之一),但岱峻笔下的曾昭潏(同音字),却异常陌生独特。还有是学者也是书法家的游寿。...
評分来桂林不游山水,却要聚在空气混浊的屋内研究永无定论的话题,于我简直痛苦至极,好在包里揣着新收到的《民国衣冠》,满指望可以解忧,却不想偷偷翻开,被撩拨地如发春小猫般心意难平。以后选书要看副标题,“风雨中研院”这种话题着实让人收起赏景的心思,认真追悼起被时间葬...
民國衣冠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