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英时、王汎森、王明珂、罗志田 热诚推荐
★许倬云 感慨作序:读了岱峻先生的大作,既感亲切,又多感慨。这本书中的故事,在我而言,犹如家乘。
★百余幅珍稀照片再现学人风采,第一手资料讲述家常琐事、私情恩怨,真正做到“图文并茂”
★为山坳上的学术殿堂立碑 为凄风苦雨中的学人塑像
中央研究院是民国时期最高学术研究机构,可谓民国政府的美服桂冠。
本书以抗战开始后中央研究院撤至四川李庄时期的故事为重点,对胡适、李济、傅斯年、董作宾、夏鼐、梁思永、梁思成、林徽因、游寿、曾昭燏等学者作了深入细致的描摹,昔日生活宛然眼前,人物性情跃然纸上,如实展现了一辈学人在战乱年代扎根山坳的学术追求与家庭生活,反映了时代变迁中的个人遭际与家国命运。
作者治学勤谨,爬梳史籍、钩沉史事、探访史迹,还原史实。材料丰赡,视角独特,往往从平凡琐事切入历史肌理,把社会生活与学术思想巧妙地勾联起来,呈现历史事件的复杂性和丰富性。本书行文平易,故事生动,并配有大量罕见的历史照片,图文并茂,相得益彰。
岱峻,本名陈代俊,原籍四川资阳,现定居成都。1982年毕业于重庆师大中文系,执业媒体,业余文学创作,曾获全国及四川省多项文学奖。1990年代转入民国学术史及学人研究,著有《发现李庄》《消失的学术城》《李济传》等。
经过艰苦卓绝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前赴后继的志士仁人们所创立的中华民国“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大转变的时期,也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终结阶段”……虽然对于中国历史来讲,它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但是如我一样的绝大多数国人对那段芜杂、战乱、割据、纷...
评分【《民国衣冠》,以体贴之心温暖人情故实,以细腻之笔叙述民国一辈学人的抱负、情感与命运。其志壮,其情悲,其命坎坷,凡此种种,无不让人为之欷歔,为之拍案,为之惊奇。在已出版的同题材著作中,岱峻此书后来居上,表现特出。】 读书人都说,万圣书园堪称北京的文化...
评分http://www.my1510.cn/article.php?id=86728 【本书写起来、读起来是泪流泣血。傅斯年、梁思成、林徽因、李济、夏鼐、董作宾、胡适等等风流人物一一登场,又一一在那个动荡的时代上演悲欢离合。绕不开的民国与建国,躲不过的留守与离乡,他们本该成就更大的辉煌。岱先生让文章...
评分来桂林不游山水,却要聚在空气混浊的屋内研究永无定论的话题,于我简直痛苦至极,好在包里揣着新收到的《民国衣冠》,满指望可以解忧,却不想偷偷翻开,被撩拨地如发春小猫般心意难平。以后选书要看副标题,“风雨中研院”这种话题着实让人收起赏景的心思,认真追悼起被时间葬...
评分中研院,全称中央研究院。1927年4月,国民党中央在南京举行会议,会上李石曾提出设立全国最高学术机关。1928年6月,经过一年左右的筹备,中央研究院正式成立。 中研院的首任院长是蔡元培先生。在蔡的任内,中研院陆续成立了社会科学研究所、语言历史研究所、理化实...
书名起的太大了,名不副实,由几个短篇传记组成,原文引用了大量的书信与文献,只是民国期间的九牛一毛而已。我最期待的曾昭抡教授没有写进去,只是在他的妹妹曾昭橘短篇传记里有提及。其中曾昭橘与傅斯年的两篇写的很好。
评分和一般讲人物行止不同,此书虽也以篇文连缀而成,但贯彻全书有一根隐线:他们为什么得到了那么高的成就?不仅仅靠天才,天才被折损的太多;不能仅靠制度,优胜者会维护和异化这个制度;和时境关系曲折,同是惨淡时境,民卅、民五十、共二十所结的果子却迥然有异。在诺奖喧嚣之今日,此问题更当深思矣。
评分单独推荐一个。哪家要是给出电子版就好了,这样我就再收一个电子版,然后把纸书寄给周小鱼。
评分游寿一章惊艳
评分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筚路蓝缕,弦歌不辍。奈何时代,奈何命运!衣冠成冢,掩卷涕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