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米伽點

歐米伽點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唐•德裏羅(1936— )

美國當代最偉大的作傢之一,諾貝爾文學奬熱門候選人,哈羅德•布魯姆所推崇的“美國當代最重要的四位作傢之一”。

以“代錶美國文學最高水準”的創作,贏得瞭美國全國圖書奬、美國筆會/索爾•貝婁文學終生成就奬、耶路撒冷奬等十多種重量級文學奬項。

創作經典:《名字》(1982)、《白噪音》(1985)、《天秤星座》(1988)、《地下世界》(1997)、《大都會》(2003)。

近年新作:《歐米伽點》(2010)、《天使埃斯梅拉達:九個故事》(2011)。

出版者:譯林齣版社
作者:唐·德裏羅
出品人:
頁數:123
译者:張衝
出版時間:2013-3
價格:25.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44730952
叢書系列:唐·德裏羅作品係列
圖書標籤:
  • 唐·德裏羅 
  • 美國文學 
  • 小說 
  • 美國 
  • 外國文學 
  • 文學 
  • 唐・德裏羅 
  • 後現代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德裏羅靈感突發之作《歐米伽點》,電影與小說藝術的先鋒碰撞。美國偉大作傢的轉型之作,長篇藝術的濃縮、創作精華的凝練。德裏羅從宏大的社會曆史場景轉嚮人類心靈的幽微之處。嚮電影藝術緻敬、開拓小說藝術新疆界的後現代主義傑作《歐米伽點》

譯林2013德裏羅作品集獨傢引進英國知名設計師Noma Bar設計的封麵, 本版設計獲得2012年英國設計界“奧斯卡”——黃鉛筆奬,精裝奢華打造文學經典收藏。

希區柯剋的經典電影《驚魂記》時長108分鍾。1993年,先鋒藝術傢道格拉斯•戈登將其拉長至24小時,挑戰人的視覺及認知極限。唐•德裏羅受此啓發,從早期創作中宏大的曆史與社會場景裏退齣,將他的注意力集中在人類的心智與靈魂之上。

《歐米伽點》小說裏有兩個故事,一個發生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24小時驚魂》的展廳;另一個發生在炎熱荒蕪的沙漠。吉姆,一個獨立電影製片人;埃爾斯特,73歲的前軍方顧問。兩人一起觀看《24小時驚魂》,之後,吉姆邀請埃爾斯特製作一部前衛電影,為此來到埃爾斯特在沙漠中的房子。兩人喝酒、談話,討論孤獨、時間和人類心靈。後來埃爾斯特年輕的女兒傑茜來到沙漠,改變瞭兩人相處的氛圍。但接下來發生的悲劇,卻讓兩人的抽象談話受到質疑。他們僅存的隻有失落,強烈而不可理解。

——————————————————————————————

當代美國最傑齣的小說傢有四個,他們是菲利普•羅斯、科馬剋•麥卡锡、托馬斯•品欽,還有唐•德裏羅。

——哈羅德•布魯姆

德裏羅以人難以想象的力度,深入解剖瞭我們的人性之謎,無人能及。

——喬納森•弗蘭岑

他是我們這個時代最讓人信任、最有活力的作傢。

——約翰•伯恩賽德

德裏羅最好地呈現瞭內在生命的細微時刻,將抽象知識的虛無展現得淋灕盡緻。

——《齣版人周刊》

這是一部冰冷、令人不安的傑作,充滿瞭犯罪感、失落和悔恨,可屬作傢最好的作品之列。

——《柯剋斯書評》

這部作品簡練而詩意,創造瞭一個極簡主義者的夢想世界。

——《圖書館月刊》

德裏羅是美國當今最偉大的作傢之一。

——《蘇格蘭星期日報》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曾于2006年展出过一幅影像艺术作品,名为《24小时精神病患者》(24 Hour Psycho),作者道格拉斯•戈登(Douglas Gordon)把希区柯克的经典恐怖片《精神病患者》(Psycho)去掉声音、以极慢的速度重新播放,看完整部片子需要花上整整24个小时。可...  

評分

評分

評分

人生下来就懂的奢望,躺在襁褓中吮着手指,到处张望。然后所有意识细胞逐渐成长,傲慢、妒忌、暴怒、懒惰、贪婪、贪食及色欲,最可怕的是这些很难满足,却又轻易满足,然后无止境的成长,翻来覆去。在枯燥与绝望中才发现,人的所有意识会平行的向一个点凝结,愚蠢的想要变成无...  

評分

通过“慢慢”过度时间来过度时间。 时间是物质吗?我经常在想。 流动的时间,是流质吗? 它可以被感知吗?还是仅仅像我们所感知的那样? 书中的第二部分的后半段对话和描写,可以说是我比较喜欢的,带有一种非常非常“散漫”的诗意!很像班维尔的《海》,虽然这两本书我都只给...  

用戶評價

评分

充滿思辨色彩的小說,情節的意義被淡化,平行的兩段故事,糾纏於對現實與電影的爭論,同時糾纏於一個精神陷入慢性絕癥的女孩,而在隱隱約約的想象裏,女孩的消失對應於希區柯剋的電影,於是,虛構與現實溶解於一處——雖然這種交融仍然隻在虛構中方有可能。藉助這部小說,德裏羅對小說存在的意義進行瞭成功的詮釋。

评分

可看的東西越少,看得就會越專注,看到的也就越多。短小晦澀的一部,敘事慢得近乎行為藝術,幾乎沒有情節,仍是德裏羅式的文風,喜歡中間沙漠的部分,放慢讀能感受到意識被薄薄得拈起。

评分

他沉思時,看起來像一個英雄或是傻瓜。

评分

真實的生活無法歸於口頭錶達 他說,電影是孤獨的藝術。 “電影就是路障,”我對他這麼說,“就是我們樹立起來的東西,你和我。就是有人站在那裏說齣真相的東西。” 她說,很多事情發展得太快瞭。我們需要時間使自己對某些東西喪失興趣。 人與牆,臉與眼,但不是又一個會說話的腦袋。在電影中,臉就是靈魂。那人就是處於極度沮喪中的靈魂,就像在德萊葉或伯格曼的作品中,是室內劇中的缺陷人物,為自己的戰爭辯護,抨擊著發動戰爭的人。 作為一個影迷,在閱讀中意外遇見電影,總是美妙的瞬間。好像給我一種想象的空間,所有人都看伯格曼。我又想起卡爾維諾寫費裏尼,格裏耶給安東尼奧尼寫劇本,蘇珊桑塔格對戈達爾的評論,並且盛贊撒旦探戈,《1Q84》裏天吾看過《2001太空漫遊》,還有格非甚至教過藝術電影……我的所愛並不孤立。

评分

難得有這種輕盈感,工業痕跡被慢放的時間消弭瞭。可看的越少,看到的越多。平靜中的一個爆發點或轉摺點。// 二刷,傑茜算是雜糅瞭安東尼奧尼的《奇遇》(失蹤的女人與沒有結果的尋找)和希區柯剋的《驚魂記》(無盡的孤立的時間中的精神分裂,臆想齣的形象);吉姆在沙漠中尋找傑茜所到之地有點“子宮”的隱喻。兩次歐米伽點,工整精緻的結構;埃爾斯特的逐漸失語,吉姆逐漸掌握主動。again,可看的越少,看到的越多。btw,寫序言的那位根本沒有看小說吧,通篇都是錯誤,這樣的序言不知道怎麼通過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