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姆斯特丹》是麦克尤恩1998年布克奖夺冠作品,备受各界好评。在凄冷二月的一场葬礼上,两个男人相遇了——克利夫是有名的作曲家,弗农是一家全国性大报的主编,而死去的莫莉则是他们先后曾经用过的女人。两人对对莫莉死前遭受的痛苦深感痛惜,于是他们达成协议:如果对方不能有尊严地活下去时,对方可以随时结束他的生命。紧接着,克利夫和弗农几乎同时陷入到一场意外的危机,而更多意料之外的谣言与传闻令他们不知所措、反目为仇,甚至想以同样的方式至对方于死地,以泄心头之恨。阿姆斯特丹将上演一部怎样的好戏?邪恶、奸诈、欺骗、背叛、罪孽、谋杀……人性的种种在此淋漓尽致地展开。
伊恩•麦克尤恩(1948—),本科毕业于布莱顿的苏塞克斯大学,于东英吉利大学取得硕士学位。从一九七四年开始,麦克尤恩在伦敦定居,次年发表的第一部中短篇集就得到了毛姆文学奖。此后他的创作生涯便与各类奖项的入围名单互相交织,其中《阿姆斯特丹》获布克奖,《时间中的孩子》获惠特布莱德奖,《赎罪》获全美书评人协会奖。近年来,随着麦克尤恩在主流文学圈获得越来越高的评价,在图书市场上创造越来越可观的销售记录,他已经被公认为英国的“国民作家”,他的名字已经成为当今英语文坛上“奇迹”的同义词。
在写关于这本书的内容之前,我很想先讲述一下读到这本书的契机。 前几天看到一部日剧,里面有这样一个场景,两个从小一起长大的好朋友,她们在学校内外一直形影不离,突然有一天,其中一个人(暂且称之为A)在网上受到了严重的恶意攻击,主导者就是她那个最好的朋友(称之为B)...
评分下午坐在家里,光线越来越暗,迫使我不断缩短书与眼睛的间距。然后是雷声大作,倾盆大雨。不铺垫的倾盆大雨。从阳台看出去,见不到雨线。整个城市一片白。混沌的白,白茫茫的白。像一枚重音沉在湖底。 刚好陪着这混响读完麦克尤恩的小说《阿姆斯特丹》。不厚的薄薄一小册,也...
评分 评分麦克尤恩早期的作品都是些带有恐怖和邪恶气氛的小说,这些小说追求结构的完善、内部一致性和细节上清晰的自我指涉,就像物理学家构造出来的封闭性实验空间。小说中的角色大多思想放纵、行为出格,摒弃了所有的道德喻意。中期的麦克尤恩逐渐在写作中加入他对社会、政治、道德的...
一般
评分三星半,读的英文,没有读前面的译版,不知道翻译的如何。麦克尤恩的长篇没有短篇那种精准的狠,短篇字字是针,长篇好看但是不觉得那么够力道。
评分缺乏力量
评分精彩!好基友正负相抵,爱+缺德=死在一起!
评分觉得价钱太高了,费解,结帐时候没有问老板。出来打开塑封,我傻了----汉英对照。可恶的英文。精神剖析很多。一如既往的揭露人性的"恶"。黑色喜剧。自己冒出一句:活该被毒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