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身为帕洛马尔的卡尔维诺,将他对世界的最后沉思,掩映在叙述中,穿透了人生的全部经验,小说出版一年后,因卡尔维诺溘然长逝而成为绝响,意味深长的是《帕洛马尔》的最后一章完全记叙的是主人公对死亡的沉思默想。
伊塔洛·卡尔维诺(1923-1985)是意大利当代最有世界影响的作家。他在四十年的创作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力求以最贴切的方法和形式表现当今的社会和现代人的精神,以及他对人生的感悟和信念。他的作品风格多样,每一部都达到极高的水准,表现了时代,更超越了时代。他于1985年猝然逝世,而与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失之交臂,但他在国际文坛上的影响与日俱增,他的创作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抄写始于一个线上的活动,想试试抄写一本书是怎样的感受。 http://www.douban.com/online/10735362/ 抄写的方式很适合读这本书,并且抄写的过程越来越享受。 一个多月终于抄写完成。 抄写和阅读的笔记 地址如下。 http://www.douban.com/online/10735362/discussion/37695872/
评分 评分他说,原来打算写两个人物,犹如白天与黑夜,犹如天空与大地。而后来,他们融为了一体。帕洛马尔。 卡尔维诺的世界就如帕洛马尔一样,精密而和谐,擅长小细节与时空转换,我明白,译文一定缺失了很多,但阅读的快感,仍旧袭来。 帕洛马尔的世界,只得他一人。他所追求的世界和...
评分1、如不考虑构成一个浪头的各种复杂因素以及同样复杂的各种伴生现象,那就无法观察到每一个浪头 2、如不完全按照礼俗行事,人们不仅得不到自由,做不到坦率,反而会行不能无虑,言不能由衷 3、难道我们共有的东西,恰恰是我们作为个人才能感受到的东西吗? 4、在这个日趋解...
评分断断续续看了三遍。 第一遍收获是忧愁,想着卡尔维诺到年老时也开始变得忧愁,也开始思考一些扰人思绪的却又无解的问题。不再如我们的祖先那般轻盈了。话题似乎都开始变得沉重和无望。 第二遍开始有些懂得,他一方面作为一个旁观者,一方面深入思考,但他对所有物件却保持着...
“帕洛马尔的假期”和“帕洛马尔在城市”里两部分都是生活的观察,但不是罗伯·格里耶那样的观察者,然而落差在于帕拉马尔的沉默、宇宙、模式和死亡。
评分持骄矜心态阅读这本书的我与其承认我读不太懂这本书不如死去。
评分现在我明白自己并非胡思乱想
评分轻盈明快。卡尔维诺观察生活中各种细微复杂变化的本质,十分精准。但不同于格里耶的零度写作,更具思辨性。最后部分从宇宙的思索,回归自我,“我们不能抛开我们自己去认识我们身外的任何事物。宇宙是面镜子,在这面镜子里我们能够观察到的,仅仅是我们在自己心里早已了解的东西”p142 (又想重读《宇宙奇趣全集》了
评分轻盈明快。卡尔维诺观察生活中各种细微复杂变化的本质,十分精准。但不同于格里耶的零度写作,更具思辨性。最后部分从宇宙的思索,回归自我,“我们不能抛开我们自己去认识我们身外的任何事物。宇宙是面镜子,在这面镜子里我们能够观察到的,仅仅是我们在自己心里早已了解的东西”p142 (又想重读《宇宙奇趣全集》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