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不是关于性的,而是关于自我拯救的。 ——亨利•米勒】
亨利•米勒的作品中存在着露骨的性描写,英语国家长期拒绝发表他的作品。其早期作品首先在法国出版,1944年盟军来到巴黎后发现了米勒的作品,遂争相传阅,并偷偷带回英美等国,米勒顿时成为美国最富盛名的“地下”作家。直到20世纪60年代年经过一场具有历史意义的诉讼,美国最高法院宣布该书“不足以引起性欲”,《北回归线》终于在美国解禁。
★ 亨利•米勒——最富有个性又极具争议的文学大师、自由与性解放的预言家
★ 旅居巴黎的变形生活 遭禁二十多年的自传体启示录
★ 精神世界的诅咒“散文诗” 对传统观念的勇猛挑战
★ 亨利•米勒自传性三部曲之首“流氓无产者的吟游诗人”在巴黎的孤独吟唱
★ 荒诞人生观、虚无主义思想、离经叛道、凤凰涅槃的完美文本呈现
★ 入围《时代周刊》“1923——2005百部最佳英语小说”
★ 入列《1001本死前必读之书》
★ 入围美国现代图书馆评选的20世纪100部最佳英文小说
★ 入围《卫报》2009年“1000部大众必读小说”
★ 入围Esquire杂志2011年“75本大众必读之书”
《北回归线》是亨利•米勒自传性三部曲之首,描写了米勒同几位作家、艺术家朋友旅居巴黎的生活经历,同时通过对工作、交谈、宴饮、嫖妓等夸张、变形的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了穷困潦倒的艺术家们的内在精神世界,诘问了在这个杂乱无序、肮脏的世界生存的意义。该书出版后吸引了众多读者,19 61年在美国解禁后更是成为畅销全球的文学名著,深刻影响了二战后的欧美文坛。
亨利·米勒(Henry Miller,189l-1980)生于纽约布鲁克林,年轻时从事过许多不同的工作,在第二位夫人(一生共五位)琼的鼓励下开始写作。1930年迁居巴黎,此后的十年里,他同一些穷困潦倒的侨民和放荡不羁的巴黎人混在一起,获得了丰富的写作素材。1934年在巴黎出版了《北回归线》,五年后又出版了《南回归线》。这两本书的写作风格形成了一种对传统观念的勇猛挑战与反叛,给欧洲文学先锋派带来了巨大的震动。
1940年米勒回到美国,住在加州的大瑟尔。在那里他创作厂“殉色三部曲”——《性爱之旅》、《情欲之网》和《春梦之结》,但由于被当做写“下流作品”的作家,他的主要作品不能在美国出版。1961年经过一场具有历史意义的诉讼,《北回归线》终于在美国出版,米勒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他被60年代反主流文化誉为自由和性解放的先知。
亨利·米勒的境遇让人联想起纳博科夫的《洛丽塔》和劳伦斯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但艾略特认为《北回归线》的深刻洞察力远远胜过劳伦斯,艾兹拉·庞德显然更加推崇米勒,他把米勒与意识流小说大师乔伊斯和伍尔芙相提并论。
1980年,我出生的那年,亨利·米勒死了,89岁,也算高寿。 差不多又过了十几二十年,我读到了一本名叫《北回归线》的书,简简单单一个开头断断续续差不多看了半年,没耐心,看不进去,就像现在看的这本《空调噩梦》一般,这就像跑步一样,总有一段很让人自我斗争...
评分1980年,我出生的那年,亨利·米勒死了,89岁,也算高寿。 差不多又过了十几二十年,我读到了一本名叫《北回归线》的书,简简单单一个开头断断续续差不多看了半年,没耐心,看不进去,就像现在看的这本《空调噩梦》一般,这就像跑步一样,总有一段很让人自我斗争...
评分 评分如果从一个人的成长经历中筛选影响他日后职业的因素的话,那么对巴尼•罗塞特,我想这几点是至关重要的:1922年出生,父亲是银行家,迷恋亨利•米勒的小说。 因为出身于一个中产家庭,罗塞特有几乎被父亲送进一所思想极其自由的学校。 在那里,罗塞特出版了油印杂志《反对...
言语即孤独,孤独正是一个艺术家所需的,这不是一本书,这是上帝之书,这里是世界之巅,这里是世界之渊,当看到那么多人读不懂甚至向她啐口水之时,我由衷地笑了,他们没有生活呢,超人如是说。普鲁斯特以启示力量体验对声音和意义的炼丹术十分敏感,并能把生活中令人不快的现实转换成艺术中实在的、有意义的轮廓。我是一个自由的人,我需要自由。我需要独自一个人呆着,我需要独自仔细想想我的耻辱、我的失意,我需要阳光和街上的铺路石——不过不要人陪伴、不要同人交谈,只是独自一人呆着,由自己心中的乐曲陪伴。我爱弥尔顿流动的一切:河流、阴沟、熔岩、精液、血、胆汁、词和句子。人会变得更聪明、更敏感,但是不会更好、更幸福。尼采说上帝看到人类不再欢悦的时刻会到来,那时他会打碎一切以便重新创造。这是临死前的一场舞,不过它仍是一场舞。
评分言语即孤独,孤独正是一个艺术家所需的,这不是一本书,这是上帝之书,这里是世界之巅,这里是世界之渊,当看到那么多人读不懂甚至向她啐口水之时,我由衷地笑了,他们没有生活呢,超人如是说。普鲁斯特以启示力量体验对声音和意义的炼丹术十分敏感,并能把生活中令人不快的现实转换成艺术中实在的、有意义的轮廓。我是一个自由的人,我需要自由。我需要独自一个人呆着,我需要独自仔细想想我的耻辱、我的失意,我需要阳光和街上的铺路石——不过不要人陪伴、不要同人交谈,只是独自一人呆着,由自己心中的乐曲陪伴。我爱弥尔顿流动的一切:河流、阴沟、熔岩、精液、血、胆汁、词和句子。人会变得更聪明、更敏感,但是不会更好、更幸福。尼采说上帝看到人类不再欢悦的时刻会到来,那时他会打碎一切以便重新创造。这是临死前的一场舞,不过它仍是一场舞。
评分“人类是一些古怪的动植物。从远处看他们显得微不足道,走到近处他们又显得丑恶、刻毒。他们最需要的是周围有足够的空间,比时间更多的空间。” 读了好久才意识到竟是本意识流的小说,难怪感觉从哪里读都不会觉得缺少前后文。亨利米勒确实不愧为大师,夸张又极见洞察力的描写简直锋锐到可怕,一刀下去流出的都是黑血,疯癫又梦呓,虽然有时让人摸不着头脑(比方说现在我都很难想起其中具体的情节了),但你绝对不会不赞同他一些对于性、爱情、艺术、文明的见解,虽然它们又压抑又惨痛。就如他自己所言,假如有可能,书的主旨是要“淋漓尽致地表现欲流露某种激愤悲苦的情绪”,在“超越乐观或悲观的范畴”,留下狂言呓语、暴露痛苦(暴力和银灰)、战栗赤心。可惜人们不断寻找中心,但他们的命运就和河流的走向一样,早就由着周围的群山确定了,虚伪 M
评分这也是少有的经常要重读的书。每一次对自己的小说感到绝望的时候,特别是长篇小说出版屡屡受阻的时候,都会找出这货来读。哦呵呵,这货都能出,都能受到大家的喜爱,我还怕神马!怕个毛呀!
评分感觉这类书就是要慢慢看才好,所以这是我近半年的厕所读物……现在此书的整个氛围仿佛已经融化在我的生活中,而生活只不过是一顿饭与一顿饭之间的距离,非常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