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贝•加缪(1913—1960)是法国声名卓著的小说家、散文家和剧作家,“存在主义”文学的大师。1957年因“热情而冷静地阐明了当代向人类良知提出的种种问题”而获诺贝尔文学奖,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诺奖获奖作家之一。
加缪在他的小说、戏剧、随笔和论著中深刻地揭示出人在异己的世界中的孤独、个人与自身的日益异化,以及罪恶和死亡的不可避免,但他在揭示出世界的荒诞的同时却并不绝望和颓丧,他主张要在荒诞中奋起反抗,在绝望中坚持真理和正义,他为世人指出了一条基督教和马克思主义以外的自由人道主义道路。他直面惨淡人生的勇气,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大无畏精神使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仅在法国,而且在欧洲并最终在全世界成为他那一代人的代言人和下一代人的精神导师。
形形色色的革命者。不只是片面的英雄主义,高大上。而是真正的回归人性,英雄也有彷徨,也有困惑,也有怯懦,也有面临正义二字的抉择。我们今天看似烦躁无味的平凡生活,确实有先辈的爱与生命换取来的。我时常在想是什么样的精神和信仰能够让我放弃自己的生命,去追求去探索。...
评分 评分 评分《正义者》这个戏剧我觉得重点是两次辩论,一个是由于有小孩而取消行动是否正确,革命行动不能伤害无辜与为了事业可以牺牲一切之间的辩论。另一个是杀大公的行为是否正义,大公是暴力政权的代表,所以杀的不是大公而是暴力政权,另一方面从人的角度大公平行端正,小孩品行恶劣...
很久之前也冒出过同样的想法:战争的荒谬是用杀人来避免杀人。接着就会有人否定这种纯粹的“人”的概念,来谈到国家、阶级的不同,从而有了正义与否的分别。为了破拆“正义”的虚伪,加缪设此困境:你要炸死的敌人首领身边刚好有两个无辜的小孩,你还会扔炸弹吗?如此就陷入了“电车难题”的悖论,维护多数人的利益不必然正确。炸的主动性意味着对小孩的谋杀,而他们不属于对立的阶级,显然是人性的非正义。 加缪戏剧的一大特点是,形而上的讨论强过戏剧冲突。读他的文本确实是一种享受,但真要演出来可能会看睡过去。
评分夜很黑 雪很脏 他没穿大衣 穿一身黑衣裳 他没有发抖
评分诗歌具有革命性。只有炸弹才是革命的。
评分爱需要时间,我们的时间刚够执行正义的。
评分「為正義殺人,用思想加冕,是“非人者”所堅信的。但也有人自知自己天生不適合殺人,也明白殺人本身並非合理合法,於是以死償命自然而然地成為了最後的邏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