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下捲),ISBN:9787100005012,作者:(英)亞當·斯密(Adam Smith)著;郭大力,王亞南譯
亞當·斯密(Adam Smith, 1723-1790)是經濟學的主要創立者。他於1723年齣生在蘇格蘭的剋科底,青年時就讀於牛津大學。1751年到1764年在格斯哥大學擔任哲學教授。在此期間發錶瞭他的第一部著作《道德情操論》,確立瞭他在知識界的威望。但是他的不朽名聲主要在於他在1776年發錶的偉大著作《國傢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該書一舉成功,使他在餘生中享受著榮譽和愛戴。1790年,亞當·斯密在剋科底去逝。他一生未娶,沒有子女。
【按语:在阅读《国富论(1776)》之前,尚未来得及仔细阅读《道德情操论(1759)》,虽然知道后者是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的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的道德基础,因而只能暂时设定《道德情操论》与休谟《人性论》卷3中的道德理论是高度类似的:在休谟以同情原则来将...
評分老子曾经说,“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犹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老子理想中的政治是一种放任无为的政治,最好的政府(统治者)应是一个无为的政府,老百姓知道他的存在就可以了。好政府是很少发...
評分 評分【按语:在阅读《国富论(1776)》之前,尚未来得及仔细阅读《道德情操论(1759)》,虽然知道后者是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的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的道德基础,因而只能暂时设定《道德情操论》与休谟《人性论》卷3中的道德理论是高度类似的:在休谟以同情原则来将...
評分【按语:在阅读《国富论(1776)》之前,尚未来得及仔细阅读《道德情操论(1759)》,虽然知道后者是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的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的道德基础,因而只能暂时设定《道德情操论》与休谟《人性论》卷3中的道德理论是高度类似的:在休谟以同情原则来将...
讀完瞭。到不知道多久纔能消化。
评分真挺無聊的
评分【比較政治經濟學】This book is killing me!
评分: F091.33/4837-6#2
评分斯密當年隻是想在生産力與必要、基本的需求之間尋找平衡,哪會想到現在生産者與商人反過來“構建”需求。斯密是不是無意間用他善意的理論喚齣瞭現代經濟社會這頭怪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