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与近代教案

谣言与近代教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远东出版社
作者:苏萍
出品人:
页数:321
译者:
出版时间:2001-12-01
价格:22.5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806614433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谣言
  • 历史
  • 教案
  • 社会学
  • 晚清
  • 宗教
  • 中国近代史
  • 社会运动
  • 近代史
  • 教案
  • 谣言
  • 社会运动
  • 清末
  • 民间信仰
  • 舆论传播
  • 地方治理
  • 历史研究
  • 公众认知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共分五章,其内容为谣言:反教的手段、反教谣言的制造与传播者、个案研究等等。深刻、全面地探讨研究了谣言与近代教案。作者从反教方法入手,对我国晚清时期的教案作了自己独特的分析和研究,从社会心理学的方法入手,以“谣言”为研究的契入点是本书的特点。书中不仅以大量的文字说明,同时穿插了多幅生动形象地漫画,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其中的意义。内容全面,分析深刻,见解独到,可供相关人士参鉴。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导言
问题的缘起
概念的诠释
研究成果回顾
第一章 谣言:反教的手段
谣言的社会功能
产生谣言原因的解析
反教谣言的量化研究
第二章 反教谣言的制造者与传播者
渊源——明末士大夫的反教言论
士绅——反教谣言的制造者
官员——反教谣言的传播者
匪徒与游民——反教谣言的利用者
民众——反教谣言的信奉者
近代社会的畸形产物——教民
第三章 个案研究
剪辫与教案
光绪十七年(1891)长江教案
第四章 反教谣言两大主题的社会背景
采生折割
诱奸妇女
第五章 反教谣言提示下的深层中国
男权的失落与亡种的忧虑
性的行文——颓废社会的象征
结语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只想闲来读读的,但一读便有些爱不释手了。回顾那段历史,对当时国民的愚昧无知,多少有些不可思议甚至震惊,但从来不觉得很可笑。虽然相对于现代文明来说,当时的很多做法的确很可笑,但是我仍不敢笑。为什么?因为我看到了现在的中国人相比于百年前满清统治下的愚民们,虽然...

评分

只想闲来读读的,但一读便有些爱不释手了。回顾那段历史,对当时国民的愚昧无知,多少有些不可思议甚至震惊,但从来不觉得很可笑。虽然相对于现代文明来说,当时的很多做法的确很可笑,但是我仍不敢笑。为什么?因为我看到了现在的中国人相比于百年前满清统治下的愚民们,虽然...

评分

说到义和团研究,就不能说到清末教案,义和团运动的爆发是清末教案的总爆发,而清末教案则是义和团的前奏,研究义和团的人,不能不把清末教案研究清楚,没有来源,何来结果呢? 苏萍这本书,运用史料和心理学,对清末教案做了重新评估,得出的结论是理不在我,清末教案引起的...  

评分

只想闲来读读的,但一读便有些爱不释手了。回顾那段历史,对当时国民的愚昧无知,多少有些不可思议甚至震惊,但从来不觉得很可笑。虽然相对于现代文明来说,当时的很多做法的确很可笑,但是我仍不敢笑。为什么?因为我看到了现在的中国人相比于百年前满清统治下的愚民们,虽然...

评分

说到义和团研究,就不能说到清末教案,义和团运动的爆发是清末教案的总爆发,而清末教案则是义和团的前奏,研究义和团的人,不能不把清末教案研究清楚,没有来源,何来结果呢? 苏萍这本书,运用史料和心理学,对清末教案做了重新评估,得出的结论是理不在我,清末教案引起的...  

用户评价

评分

把过去和现在做一联系,你发现一个结论就是:“丑陋的中国人~!”

评分

值得推荐的好书! 可惜读者似乎不多,所以更应该大力推荐。

评分

视角和材料尤其重要

评分

利用谣言的反教手段,体现了国家管理的双面性,国家对于民众的利用。也反应了中国社会的困境,而令人难受的是,此种困境延续至今

评分

把过去和现在做一联系,你发现一个结论就是:“丑陋的中国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