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践感》是布迪厄的最重要著作。通过对卡比利亚(阿尔及利亚)柏柏尔人社会的观察和研究,作者反思自身的社会学实践,揭示并分析了实践逻辑与学术性思维的差异,指出人类学研究要成为真正的科学,就必须对科学实践和行为和工具,对研究者与其对象的关系实施客观化。该书有助于读者全面了解作者的学术思想及其在社会学理论认识和科学实践方面创立的一系列概念。
《实践感》是布迪厄的最重要著作。通过对卡比利亚(阿尔及利亚)柏柏尔人社会的观察和研究,作者反思自身的社会学实践,揭示并分析了实践逻辑与学术性思维的差异,指出人类学研究要成为真正的科学,就必须对科学实践和行为和工具,对研究者与其对象的关系实施客观化。该书有助于读者全面了解作者的学术思想及其在社会学理论认识和科学实践方面创立的一系列概念。
皮埃尔﹒布迪厄(1930-2002) 当代法国著名社会学家。1954年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院。1968年至1988年担任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社会部主任,创办《社会科学的研究行为》杂志。1982年当选法兰 西学院社会学教授。一生著述达340余种。涉及人类学、社会学、教育、历史、政治、哲学、美学、文学、语言学等众多领域,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阿尔及利亚的社会学》、《实 践理论概要》、《再生产》、《背井离乡》、《区隔》、《学术人》、《艺术法则》等。2000年被英国皇家人类学会授予国际人类学最高荣誉赫胥黎奖章。
基于实践逻辑的考察研究 p50 从批评索绪尔和乔姆斯基的语言学体系,进入民族研究。 p266 布尔迪厄深化了马恩对于家庭的研究。 p386 收割意味着一种杀害。 核心在于绪论
评分读布迪厄的《实践感》时倒是找到了一点久违的对理论进展的期待。布迪厄对habitus和champ的叙述一直让我想起分析哲学在intentionality和和生活世界方面的争议。我当然会更倾向于维特根斯坦式的立场:不存在intention(不存在habitus)。intend to do是个伪命题,因为根本不存在...
评分这绝对是自己看得最为痛苦的一本书,拿下又放下、放下又拿起。不敢贸然去评价中译,不懂法语,但看着着实着实费力。(这是Amazon上的一个评论: It's terrible... I have to read this book for a sociology examn and it's a disaster. Often one sentence goes over more than...
评分看完《时间与反思》,兴冲冲的看看原著,据说是布迪厄最好最重要的一部著作。看了几十页,云里雾里,想来看看评论,原来大家都云里雾里。不管了,先翻完再说了。 habitus译为:习性 field译为:场。 李康和李猛地翻译是:惯习、场域。在更早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中,也是...
评分可以。
评分译者辛苦了。看Outline of a Theory of Practice简直Jameson附体。
评分个人开设的研究生课程必读文献。谈论实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实践是一趟自带轨道的列车。将实践带回社会学的思考,意味着从规则到策略,从唯智主义的理论逻辑到实践感的模糊逻辑,更意味着将思考重新带回到现场。而将实践自身的思考重新带回现场则导致了实践概念的模糊性、开放性、不确定性和总体性,意味着时间维度的引入。补记:实践逻辑是自在逻辑,既无有意识的反思又无逻辑的控制,作为一种逻辑项矛盾,它无视逻辑的逻辑。这种自相矛盾的逻辑是任何实践的逻辑,更确切地说,是任何实践感的逻辑。唯智主义强拉硬扯地从实践中挖掘出一些不属于实践的逻辑, 并强加于实践, 解释实践, 而实践理论与此相反, 它通过创造出惯习、场域、资本这些模糊性的概念来解释实践, 指出实践的逻辑是一种不是逻辑的逻辑(实践感)。2019.4.18
评分读了前面一半
评分实践感=习性+场域+个体经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