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不仅考察了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的变革,而且研究了物质生活中衣食住行的变化,这样作了多方面多层次的考察研究,既有理论的深度,又有历史学的厚度,辅之以政论家传神的文笔,对近代中国这一动态的、新陈代谢迅速的社会的阶级结构、社会生活和社会意识各方面进行了具体的考察研究。
陈旭麓(1918—1988),湖南湘乡(今双峰)人,享有国际声誉的中国史学家。原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曾任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现代史学会副理事长。一生致力于中国近代史研究,晚年以提倡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著称。著有《辛亥革命》、《近代史思辨录》、《浮想录》、《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等,先后主编《中国近代史丛书》、《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宋教仁集》、《中国近代史词典》、《近代中国八十年》、《五四以来政派及其思想》、《中国革命史教程》、《五四后三十年》等,参与主编《中国新民主主义时期通史》(四卷本)。不少论著被译成俄文、英文、日文等。除学术研究外,悉心培育学术后进,其不少学生已成为中国近代史研究骨干。
依然不知道正式的书评应该怎么写,读完《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依然想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是的,看书的过程中时刻能看到高中近现代史书里的文字,总结性质的,判断定论性质的,但是这些结论的得出是那么自然流畅,合情合理。高中历史书是给了一个空荡的骨架,而本书...
评分这几天看书的速度有所加快,是个可喜的现象。上中国现代政治课的时候老师曾推荐看陈旭麓先生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前些日子为写作业曾参考过本书的一个章节,一直没来得及看完,之后又断断续续地看来百十来页,直到刚才才终于将其完整的读完,很后悔当时写作业的...
评分《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的作者具有深刻的哲学思辨和深刻的史学见解。该书打破了传统的以阶级斗争为核心的近代史通史模式,思辨独特,在很多方面都有其创新。我认为作者至少在一下几个方面具有独特的创新: 首先、线索方面的突破。传统的近代史书籍基本上以阶级斗争为...
评分中国近代社会无论是救亡图存的努力,还是苟延残喘的挣扎,都为社会的转型提供了推动力。不被当权者史观迷惑,也不以受害者心态悲鸣,才是近代历史的正确打开方式。
评分不愧是近代史大家的作品,史料运用、史识展现、史笔行文均堪称典范。实在是一部中学生加深近代史课程知识认知的优良教辅书籍,也是任何一位近代史读者不可绕过的经典论著。
评分文中处处都是官方史学的腔调啊,处处阶级论的分析方法,拳乱上来就被定义为爱国运动.....看着蛋疼
评分写得很精彩,高屋建瓴抽丝剥茧,最后一章写社会主义又落入马克思主义了,不喜
评分现在才看完这本书,实在惭愧。这本书实在是彰显了经典的马克思主义的进步主义之生命力和解释力,新陈代谢说比什么激进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说强多了。“新旧生产方式变替所产生的社会阵痛,只有在新生产方式取代旧生产方式之后才能解除”,虽然这种说法也可以用来给盲目激进辩护,但依然很正确。所谓中西之争,就是新旧之争,现代与传统之争。而且书中对传统中国的看法主要来自王亚南,这一点我也很同意。虽然有些地方略显泛泛,但这本书本来就是泛泛的书。另外,文笔实在太好,欲罢不能,两天读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