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生于1904年,四川成都人,现代著名作家。他从小生活在一个官僚地主家庭里,目睹了种种丑恶的社会现象。“五四”运动使他打开眼界,树立起反对封建制度,追求新的社会理想的信念。1927年赴法国学习,第二年写成第一部长篇小说《灭亡》。1928年底回国,1931年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和鲁迅来往密切。鲁迅认为“巴金是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他的主要作品,大都在1927年以后的二十年间写成的。包括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抗战三部曲》(又名《火》),中篇小说《寒夜》、《憩园》,另有一批短篇小说、童话、散文等。
《激流三部曲》以五四运动后二十年代初期四川成都地区为背景,描写了在新的革命时期的一个封建大家庭(高家)走向崩溃的历史。作品展开了一个封建官僚家庭生活的全部,无情地揭露了封建地主阶级的腐朽堕落和封建礼教的虚伪残酷。作者塑造了梅、蕙、瑞珏等封建家庭妇女的形象,她们的痛苦与惨死,是对封建婚姻制度和旧礼教的血泪控诉。而鸣凤、倩儿等“下人”的死,则更深刻地揭露了阶级歧视和压迫的社会现实。作品没有停留在暴露这个“家”的罪恶、揭示它必然崩溃的命运上,而进一步描写了以觉慧为代表的觉醒的叛逆的一代。从一个侧面显示出“五四”时期的时代特色,“宣布一个不合理制度的死刑。”
巴金作品的最大特色,是文以情生。这一点与曹雪芹十分相似。此外,巴金善于构筑鸿篇巨制,把众多的人物、纷繁的事件精巧地组织起来,情节波澜起伏,层层推进,步步通近高潮。作者还善于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剖析人物灵魂,有深度、有立体感。
巴金一直是位朴素的作家,以其朴素平淡的语言往往蕴藏深刻含义,就是说言近旨远,巴金的形象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接地气”,反正一个很和蔼的作家,让人觉得很亲切,他的出现也让中国文坛填了一丝光彩。 《家》这部作品是巴金三部曲之一,里面的人物形象丰满,故事情节丰富。主...
评分一定有很多人都听说过巴金老先生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他们说它代表了他创作的最高成就,但是真正读过它,品味过它,感受到过它所带来的震撼的又有多少人呢? 那时上个世纪20年代初期,中国还处于封建制度的社会中,而激流三部曲作为中国封建社会和家...
评分View in my blog: http://www.tianya8.net/2005/10/blog-post_19.html 巴金先生去了... 晚上在吃饭的时候看到《新闻日日睇》里陈扬在讲巴金,当时就有不好的预感。回到家里看一下新闻,得知巴金真的离开了。在官方的哀悼词里可能又是一片的歌功颂德,然后归于我们这...
评分真没看出这本小说有什么好的,除了仿红楼梦的那些篇章
评分终于开始读这本书了,序给人的印象太深刻了。| 八十年了,似乎一切都变了但实际上什么都没变。
评分巴金这时候是意气风发的追求无政府主义的青年,
评分终于开始读这本书了,序给人的印象太深刻了。| 八十年了,似乎一切都变了但实际上什么都没变。
评分有心无力的作品,人物形象描写过于直白反而失掉了追逐小说的乐趣。当然,《家》之所以为《家》也因其极具代表性的主题内容,近百年过去了,这样的“家”依然存在着,只要它还存在一天,这部作品就还会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正如巴金所言,这本书有着诸多的不足,但它至少告诉我们一件事:青春是美丽的东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