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楊版資治通鑒

柏楊版資治通鑒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國友誼齣版公司
作者:柏楊
出品人:
頁數:0
译者:柏楊
出版時間:2000-1
價格:750.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05715844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曆史
  • 柏楊
  • 資治通鑒
  • 柏楊版資治通鑒
  • 中國曆史
  • 經典
  • 中國
  • 中國文學
  • 曆史
  • 資治通鑒
  • 柏楊
  • 編譯
  • 中國曆史
  • 通史
  • 古代史
  • 曆史文獻
  • 白話文
  • 典籍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有人說,研究曆史離不開研究《資治通鑒》。

  然則,或購之不讀以作裝飾,或讀之不懂半途棄之,或讀之乏味掩捲息之。其緣由何在?

  有人說,古文晦澀難解其意。的確,對於慣讀現代漢語而較少古文字造詣的現代人而言,要真正讀懂這部巨著可謂“難於上青天”。而藉助工具書研讀,將花去大量時間,於現代快節奏的忙碌生活而言,實在不可想象;

  有人說,故事乏味,難開其心。的確,以“編年史”為體例的《資治通鑒》,其故事難以展開,苛求情節生動,實難司馬老翁瞭。

  為瞭解決這個“韆年蟲”問題,十二世紀的袁樞先生和二十世紀的柏楊先後分彆揮舞巨筆,著成《通鑒紀事本末》一書,以解決“知識遺傳”危機。相比較來,柏楊版則更令現代人所歡心——其以“紀事體”而改革瞭原有的“編年體”,使讀者在輕鬆之中,對《資治通

鑒》的全篇事件的來龍去脈,得以清楚瞭解。尤其需要說明的是,史書沒有地圖,等於有報負而沒有舞颱。而柏楊版《資治通鑒》則彌補瞭這一缺憾,精心繪製瞭大量曆史地圖,使諸風雲人物各就各位,於精密的曆史坐標時空中揮刀舞劍,一展雄姿,演繹韆鞦曆史功罪。

  柏楊那桀驁不馴的個性,嬉笑怒罵的文風,盡現全書始終,使讀者在輕鬆之中,閱《資治通鑒》全部曆史故事。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目錄
第01冊 戰國時代第02冊 吞並六國第03冊 楚漢相爭第04冊 匈奴崛起第05冊 黃老之治第06冊 對外擴張第07冊 宮廷鬥爭第08冊 萬裏徵戰第09冊 昏君輩齣第10冊 王莽篡奪第11冊 全國混戰第12冊 馬援之死第13冊 燕然勒石第14冊 跋扈將軍第15冊 黃巾民變第16冊 東漢瓦解第17冊 赤壁之戰第18冊 三國鼎立第19冊 三國衰微第20冊 司馬奪權第21冊 八王之亂第22冊 大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近日阅柏杨的白话版资治通鉴,共36本,入手的是第22本——“官逼民反,江都政变”,讲的是隋炀帝杨广的穷途末路遭际。杨广面临着诸多起义者,可以说这本书的大部分讲的是战争与权斗。 柏杨的白话并不彻底,而是介于文言和通俗之间,古代人的官职名称也与现代官职对照翻译。这给...  

評分

評分

文/张永涛 2020年3月7日是柏杨的百年诞辰。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其扛鼎之作——36卷本的白话版《柏杨版资治通鉴》(以下简称“柏杨版通鉴”)——是为纪念。柏杨版通鉴一手联通今与古,一手挽结两司马,为当代人跻攀《资治通鉴》(以下简称“通鉴”)架设了阶梯,也为阅读国史创...  

評分

前几天,校长问我,柏杨的《中国人史纲》怎么样,可不可以用来当读历史的入门书?我说好啊,但是还有更好的,那就是柏杨的《资治通鉴》,一共有72册。于是就在当当定了这套书。 柏杨的历史书有三种:《中国人史纲》、《资治通鉴》、《历史年表》我都买了,可以说是柏杨让我喜...  

用戶評價

评分

讀完這套72本的書花瞭我兩年三個月,大四開始讀,今天結束,拋去書籍本身不談,也有那種完成一個裏程碑樣的快感,迴歸書本身,這是套下瞭功夫的書,可以錶述柏楊先生的曆史觀,文字淺顯而有趣,是入門者的恩物,但是我很少和入門者推薦這套書,因為柏楊先生很多時候臧否人物是基於一種樸素的善惡觀和今天的民主與道德觀念,完全拋開瞭曆史背景和時代局限,此外,他還是個老憤憤,批判的語言有時太過,而且煽動性十足,入門者非常容易被帶著走,失去自己的判斷能力,但是說一韆道一萬,這都是套好書,而且是好讀的曆史書,功莫大焉--PS【書中地圖似乎是柏楊先生手繪的,真心美型而且有技術含量啊,我很羨慕這項技能】

评分

嗬嗬嗬,柏楊先生的個性真的是無處不在。喜歡曆史的朋友可以看看柏楊先生這套白話版的資治通鑒。

评分

讀資治通鑒必備的輔助書。

评分

改變對歷史學的認識 幾乎是三觀盡毀(誤) 從帝王將相上層史觀齣發 對權力遊戲有非常深刻的剖析 柏楊式批判與吐槽已經成為一種時代風景

评分

本套叢書堪稱通俗曆史讀物的典範。當然在曆史學傢看來,柏楊的很多說法值得商榷。比如柏楊多次說過,他把《資治通鑒》譯成白話文之後,文言文的原著就可以廢掉瞭。沒有一個正經的曆史學傢會把這種觀點當真,但我估計很多閱曆淺的讀者會信以為真。李敖對柏楊版《資治通鑒》的批判,是很有見地的。若論及史學功底,兩人相距亦不可以道裏計。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