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研究历史离不开研究《资治通鉴》。
然则,或购之不读以作装饰,或读之不懂半途弃之,或读之乏味掩卷息之。其缘由何在?
有人说,古文晦涩难解其意。的确,对于惯读现代汉语而较少古文字造诣的现代人而言,要真正读懂这部巨著可谓“难于上青天”。而借助工具书研读,将花去大量时间,于现代快节奏的忙碌生活而言,实在不可想象;
有人说,故事乏味,难开其心。的确,以“编年史”为体例的《资治通鉴》,其故事难以展开,苛求情节生动,实难司马老翁了。
为了解决这个“千年虫”问题,十二世纪的袁枢先生和二十世纪的柏杨先后分别挥舞巨笔,著成《通鉴纪事本末》一书,以解决“知识遗传”危机。相比较来,柏杨版则更令现代人所欢心——其以“纪事体”而改革了原有的“编年体”,使读者在轻松之中,对《资治通
鉴》的全篇事件的来龙去脉,得以清楚了解。尤其需要说明的是,史书没有地图,等于有报负而没有舞台。而柏杨版《资治通鉴》则弥补了这一缺憾,精心绘制了大量历史地图,使诸风云人物各就各位,于精密的历史坐标时空中挥刀舞剑,一展雄姿,演绎千秋历史功罪。
柏杨那桀骜不驯的个性,嬉笑怒骂的文风,尽现全书始终,使读者在轻松之中,阅《资治通鉴》全部历史故事。
2012年8月份无意中看到有这么本白话文的《资治通鉴》,而且是柏杨大作,就觉得自己应该看看,开始是在网上找电子书,但都不全,后来发现浙江图书馆有这套全版的书,共72册,每本都很薄,而且中国友谊出版得比较早,纸张都开始发黄了,书拿在上手更有种古朴亲切的感觉,...
评分文/张永涛 2020年3月7日是柏杨的百年诞辰。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其扛鼎之作——36卷本的白话版《柏杨版资治通鉴》(以下简称“柏杨版通鉴”)——是为纪念。柏杨版通鉴一手联通今与古,一手挽结两司马,为当代人跻攀《资治通鉴》(以下简称“通鉴”)架设了阶梯,也为阅读国史创...
评分首先,我古文差,此书也没看多少。 只是今天无意翻到李敖的《丑陋的中国人研究》, 里面对柏杨的资治通鉴实在贬的一无是处。 别误会,我向来不喜欢李敖,什么白话文他第一。 但他找资料的本事还是佩服的。 不过还是觉得他有些证据有问题(不是指评资治通鉴)。 由于PDF无法复制,...
评分《资治通鉴》的魅力自然不必过多的描述,在史书中的地位也是可想而知的。它是由北宋司马光主编,历时19年完成,记录了春秋战国至宋朝建立之前,共1362年的历史发展轨迹。而我们这个版本是柏杨的白话版,柏杨也是我们所熟悉的,他的《丑陋的中国人》一书至今仍然有很高的销量。...
评分首先,我古文差,此书也没看多少。 只是今天无意翻到李敖的《丑陋的中国人研究》, 里面对柏杨的资治通鉴实在贬的一无是处。 别误会,我向来不喜欢李敖,什么白话文他第一。 但他找资料的本事还是佩服的。 不过还是觉得他有些证据有问题(不是指评资治通鉴)。 由于PDF无法复制,...
买了整套,读了一半
评分他毕生写我毕生看
评分今天刚淘到第六辑
评分读资治通鉴必备的辅助书。
评分柏杨史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