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研究历史离不开研究《资治通鉴》。
然则,或购之不读以作装饰,或读之不懂半途弃之,或读之乏味掩卷息之。其缘由何在?
有人说,古文晦涩难解其意。的确,对于惯读现代汉语而较少古文字造诣的现代人而言,要真正读懂这部巨著可谓“难于上青天”。而借助工具书研读,将花去大量时间,于现代快节奏的忙碌生活而言,实在不可想象;
有人说,故事乏味,难开其心。的确,以“编年史”为体例的《资治通鉴》,其故事难以展开,苛求情节生动,实难司马老翁了。
为了解决这个“千年虫”问题,十二世纪的袁枢先生和二十世纪的柏杨先后分别挥舞巨笔,著成《通鉴纪事本末》一书,以解决“知识遗传”危机。相比较来,柏杨版则更令现代人所欢心——其以“纪事体”而改革了原有的“编年体”,使读者在轻松之中,对《资治通
鉴》的全篇事件的来龙去脉,得以清楚了解。尤其需要说明的是,史书没有地图,等于有报负而没有舞台。而柏杨版《资治通鉴》则弥补了这一缺憾,精心绘制了大量历史地图,使诸风云人物各就各位,于精密的历史坐标时空中挥刀舞剑,一展雄姿,演绎千秋历史功罪。
柏杨那桀骜不驯的个性,嬉笑怒骂的文风,尽现全书始终,使读者在轻松之中,阅《资治通鉴》全部历史故事。
我在大学图书馆开架部看的就是这一套72本的。每本一个很薄的小册,但是非常精彩。我在那里度过了不少快乐的大学时光。 新版本当当和卓越已经在卖了。但是很厚的一大本,在床头读起来就没有那么轻松了。
评分我在大学图书馆开架部看的就是这一套72本的。每本一个很薄的小册,但是非常精彩。我在那里度过了不少快乐的大学时光。 新版本当当和卓越已经在卖了。但是很厚的一大本,在床头读起来就没有那么轻松了。
评分一套72本,很想拥有一套啊。。。每册200页左右,据说是因为当年害怕一次发行压力太大,以每月一册的形式发行的。纸软绵绵的很有手感,上厕所的时候看可以很容易的把书卷起来,很舒服。封面应该是汉朝(?猜的)墓里浮雕的拓片,有历史感,也算图文气质相符。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评分——读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第20卷《禽兽王朝•黄龙汤》 读史使人明智,鉴古方能知今。历史就像一个面镜子,不仅记录着朝代的交替与更新,辉煌与悲怆,得失与成败,更能反映人类社会在无数盛衰存亡的道理中,所呈现出的历史奥秘和规律,我们应去借签古人的智慧,从历史的演...
评分一套72本,很想拥有一套啊。。。每册200页左右,据说是因为当年害怕一次发行压力太大,以每月一册的形式发行的。纸软绵绵的很有手感,上厕所的时候看可以很容易的把书卷起来,很舒服。封面应该是汉朝(?猜的)墓里浮雕的拓片,有历史感,也算图文气质相符。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呵呵呵,柏杨先生的个性真的是无处不在。喜欢历史的朋友可以看看柏杨先生这套白话版的资治通鉴。
评分:K204.3/4949-10
评分呵呵呵,柏杨先生的个性真的是无处不在。喜欢历史的朋友可以看看柏杨先生这套白话版的资治通鉴。
评分只有白话。。。
评分读了三遍,受益匪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